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根据如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
B.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
C.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和钙元素属于同一个族
D.钙离子核内有20个质子

分析 根据微观结构示意图的意义进行分析,圆圈内的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容易得到电子;据此解答.

解答 解:A、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故错误;
B、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故正确;
C、镁元素和钙元素原子结构的最外层电子数同为2,属于同一个族,故正确;
D、钙离子是钙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的,核内质子数不变,故核内有20个质子,故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能源的开发、储存和综合利用是世界各国科学家关注的重大课题.
(1)现用的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是根据沸点不同从石油中分馏出来,石油分馏的过程属物理(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化石燃料中主要含有碳、氢元素,还含有少量硫、氮等元素,燃烧时,这些元素常常转化为SO2、NO2等气体污染物.
(2)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常见形式,图A、B是关于燃烧条件探究的实验.

①图A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由此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
②图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式程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3)破坏燃烧条件可以灭火,避免火灾.
①图C所示的“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B(填序号).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②CO2用于扑灭一般可燃物引起的火灾,利用了它的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问题:
(1)从试剂瓶中取少量溶液到试管中,除了直接傾倒,还经常使用胶头滴管取液.
(2)如图为稀释浓硫酸的实验装置图.图中A应为浓硫酸(填“浓硫酸”或“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现有一包K2CO3样品,可能含有FeCl3、CaCl2、Na2SO4、Na2CO3、NaCl、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

(1)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判断,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FeCl3、CaCl2、Na2SO4
(2)为进一步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
①取过滤后所得无色澄清溶液适量,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HNO3,沉淀不溶解,则此粉末中一定有NaCl,你认为此结论不正确(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②重新称取13.8g样品,滴加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CO2气体质量4.6g,则说明一定还含有碳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离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
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反应前后微观示意图如图.

①该反应的前后总共有3种原子;
②该反应是(填“是”或“不是”)置换反应;
③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填“有”或“无”)变化;
④在该反应中甲和丁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工厂的废液中含有硝酸银和硝酸亚铁,某同学取适量的上述废液样品,将一定质量的镁粉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滤渣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
B.反应后得到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反应前加入的镁粉的质量
C.向滤渣中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可能有气体生成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蒸馏水、矿泉水(该矿泉水属于硬水)、白醋、酒精都是常见的无色液体,它们的外观非常相似,其中具有酸味的是白醋;另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是酒精;其它两种无色液体可用多种方法区分.例如:
(1)加入①(填序号),根据产生泡沫的多少来区分;
①肥皂水②活性炭③食盐水
(2)将这两种无色液体分别加热,完全蒸发,根据是否有残留固体(填实验现象)来区分;
(3)过滤是除去液体中混有的固体物质的一种方法,在过滤装置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三种,它们分别是:烧杯、玻璃棒、漏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废烧碱(含少量Na2CO3、NaCl、MgCl2、CaCl2等)制Na2CO3•10H2O.
【制取流程】

【相关资料】①Na2CO3+H2O+CO2═2NaHCO3
②2NaHCO3$\frac{\underline{\;\;△\;\;}}{\;}$ Na2CO3+H2O+CO2
③在NaH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可发生如下反应:
2NaHCO3+BaCl2═BaCO3↓+2NaCl+H2O+CO2
④碳酸钠的饱和溶液在不同温度下析出的晶体如图所示:

【问题讨论】
(1)滤渣主要成分为Mg(OH)2和CaCO3,产生Mg(OH)2的化学方程式2NaOH+MgCl2=2NaCl+Mg(OH)2↓.
(2)操作Ⅰ需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3)取少量溶液B,加入BaCl2溶液,充分混合,若观察到出现气泡(填现象),则溶液B中含NaHCO3
(4)结晶后,过滤时的温度须低于32℃.
【组成确定】经实验测定,组产品中不含NaCl.
(5)兴趣小组同学取32.8g干燥粗产品,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1】Na2CO3•10H2O加热至32℃,开始分解失水,充分加热可完全失水;NaHCO350℃时开始分解270℃时完全分解;Na2CO3受热不分解.
【查阅资料2】Ba(OH)2溶液能吸收CO2:Ba(OH)2+CO2═BaCO3↓+H2O
①实验前先要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入粗产品,装置A是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②粗产品加热至270℃,据E中产生白色沉淀(填装置编号及现象),可知粗产品中含NaHCO3,测得C,D共增加m1,E质量增加m2,实验测得m2=1.1g,则可推算32.8g粗产品中Na2CO3•10H2O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③当加热至36℃时,测得B中剩余固体27.4g,则该剩余固体是Na2CO3•7H2O(填化学式)和NaHCO3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在一次实验中,老师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小烧杯中,未看到明显现象.请你参与学习并回答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假设猜想】
经分析,大家一致认为,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一种溶质是X.
同学们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X;          
猜想二:有X和HCl;
猜想三:有X和NaOH.
【实验探究】
(1)小红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猜想三不成立.
(2)小君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摘酚酞溶液,无明显变化,认为猜想一成立.甲组同学认为小君同学的判断不科学,理由是溶液中含有氯化钠和稀盐酸时,也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3)小兰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摘碳酸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产生气泡,由此断定猜想二成立.
【实验拓展】
(4)请你用与(1)至(3)不同类别的试剂,设计另一种方案验证猜想二成立.
实验操作取烧杯中的溶液适量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氧化铜固体;现象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