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
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中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______
填“是”或“否”
,其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保证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被充分消耗掉,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引流 是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了烧杯外面
【解析】
该实验主要是利用物质燃烧消耗装置内的氧气,然后根据进入水的体积,判断氧气的体积
只有加入过量的红磷,才能将将氧气完全消耗掉
如果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实验的结果是水倒流不足五分之一;化学方程式为:
;
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中反应后天平不平衡,是因为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了烧杯外面;该反应仍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故答案为:
保证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被充分消耗掉,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
引流;
是,因为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题中天平不平衡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了烧杯外面.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一些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和③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
B. ①和②代表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MgCl2
C. 硫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为 16,相对原子质量是 32.06,硫为非金属元素
D. ①所表示的微粒符号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从表中查出硅(S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2)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__.
(3)位于第三周期第三族的元素的名称为_____;元素符号为_____;在反应中其原子易_____电子形成_____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 ~G是初中所学的常见物质,A、B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是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化学式:_______。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质量/g | 10 | 3 | 90 | 0 |
反应后质量/g | 3.2 | 3 | 待测 | 3.2 |
A. W可能是单质 B. Y可能是催化剂
C.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 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O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丙中M表示b的溶解度曲线
B.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
C.图乙中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表示N2
B. 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C. 核外电子数由小到大依次为C< X<O
D. 碳原子的质量等于碳原子质子的质量加上核外电子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生成物丙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 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利用“多米诺骨牌“效应,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 A 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 E 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看图回答问题:
(1)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B 中白磷不燃烧,原因是_____。
(2)C、E 中看到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E 中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
(4)用 F 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____。检验 F 装置中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