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氧气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王萍与唐明在学习之余进行了交流.
(1)王萍: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而且空气中的氧气不会耗尽,原因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2)唐明: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例如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现象是有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王萍:这种可燃物在生活中能作为燃料大量使用吗?
     唐明的观点和理由是不能,S燃烧生成的SO2有毒.

分析 (1)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来回答本题;
(2)根据氧气的性质和化学方程式解答即可.

解答 解:(1)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空气中的氧气不会耗尽,原因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2)氧气和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反应现象是有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这种可燃物在生活中不能作为燃料大量使用,因为S燃烧生成的SO2有毒,
故答案为:21;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氧气;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有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不能,S燃烧生成的SO2有毒.

点评 会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是解答本题关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下面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B.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C.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取一定量9.8%的稀硫酸溶液与10g黄铜(含Zn和Cu)充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04═ZnSO4+H2↑,有关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1)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
(2)黄铜中Cu的质量分数为35.0%,把未反应的固体Cu分离出来的操作是过滤;
(3)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化石燃料“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
②璀璨夺目的钻石C;
③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O;
④石灰石的主要成分CaCO3
⑤最简单的有机物CH4
⑥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与人体中最多的元素组成的物质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电动车的使用不仅符合“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理念,同时电动车的体积小、重量轻、可以很方便地串街走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如图是一款电动车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标示的各部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④(填写序号,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①②.
(2)现在的电动车上绝大多数装的是铅酸蓄电池,铅酸蓄电池使用报废后应回收处理,原因是电池中的铅元素对人体有害,会污染环境.
(3)车轮的钢圈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生锈实质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发生了缓慢氧化:利用铁生锈的原理在食品工业上还有应用,如“纳米α-Fe粉”可以用于食品保鲜,称之为“双吸剂”,它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若用化学方法检验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双吸剂”是否完全失效,请写出检验方法取少量该双吸剂放在试管中,再加入稀盐酸,若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并有气泡放出,则证明双吸剂有效;若只有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无气泡放出,则双吸剂无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以下四组离子,有一组能大量共存且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它应该是(  )
A.Fe3+  SO42-  H+  Cl-B.Mg2+  Cl-  OH- Na+
C.H+   Ba2+  NO3-  SO42-D.K+H+Na+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种大理石除主要成分为CaCO3外,还有少量的硫化物,某同学用这种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分别开展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一:已知碳酸钙与盐酸的复分解反应可自发进行.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a%的下列四种溶液的pH大小情况;
溶质H2SO4HClH2SHCO3
pH小→大
资料二:常见干燥剂有①五氧化二磷②无水氯化钙③碱石灰④生石灰.
请你参与探究并完成相关问题.
(1)表中pH大小情况揭示出复分解反应的一条规律:较强酸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较弱酸.下列反应均能发生,其中不符合该规律的是C(填字母)
A.HCl+NaHCO3═NaCl+H2O+CO2
B.2HCl+CaS═CaCl2+H2S↑
C.H2S+CuSO4═H2SO4+CuS↓
(2)为了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设计了如图装置,请你分析:
a.制备的CO2气体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HCl、H2S、和水蒸气;
b.上述装置中,A是CuSO4溶液,NaHCO3溶液可以吸收HCl、H2S等酸性气体.
c.上述装置中,B物质的名称不可能是碱石灰、生石灰;用这个实验得到的气体测定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如果B物质失效,测定结果偏高(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2015年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请回答问题:
(1)已知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A.青蒿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B.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
C.青蒿素的含碳量为28.4%
D.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2)早在东晋时期,葛洪的著作《肘后备急方》中就有抗疟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屠呦呦受此启发,提出把黄花蒿浸泡在低沸点的乙醚中(沸点为35℃)加热煮沸来提取青蒿素,从而避免了传统的高温水煎易破坏青蒿素的弊端,为什么此法可避免高温破坏青蒿素?请对此作出解释.乙醚沸点低,当加热到35℃时就会汽化带走热量,温度不能持续升高,就不会破坏青蒿素.
(3)现今,研究人员发现,把相关基因转入酵母菌内后,酵母菌就能产生含合成青蒿素的中间产物,像这样完全按照人的意愿重新组合基因,使生物按照人类的要求定向产生新的性状的育种技术叫基因工程.
(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同一地点采集黄花蒿的根、茎、叶(叶龄7天),共采集3次,并测定样品中青蒿素的含量,记录入如表.
  青蒿素含量(mg/g) 
 第1次第2次 第3次 
 根 1.02 1.05 1.14 
 茎 0.09 0.11 0.10 
 叶(叶龄7天) 4.57 4.65 4.58 
请补充完整表格内的栏目,此实验的研究目的是研究比较植物根茎叶三个部位中青蒿素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4.2016年是第47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世界地球日中国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为提高效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在农业上,为了提高水的利用率,减少水的散失,采用如图1所示的几种灌溉方式中,对水的利用率最高的为滴灌方式,且因为株间未供应充足的水分,杂草不易生长,故而减少了除草用工,可见杂质与作物间的关系为竞争关系.
(2)提倡用菜篮子买菜,少用、不用塑料袋,已知塑料袋容易燃烧,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其中的盛放聚苯乙烯燃烧时产生甲苯(C7H8),摄入该物质少量会导致失眠,吸入有呕吐等症状,下列关于甲苯说法正确的是
A、甲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甲苯分子中碳、氢原子数比7:8
C、1个甲苯分子中含4个氢分子     D、甲苯燃烧可能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3)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加剧了温室效应问题,科学家研究建立如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循环体系(如图2):
根据上述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填序号).
A、在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一定不变
B、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量、光能等
C、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D、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互相转化
(4)为了保护地球,以下做法正确的是D
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使农作物增产
B、焚烧树叶,减少垃圾的运输量
C、加高烟囱,减少二氧化碳对环境的污染
D、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保护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