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均略去),其中A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为红色粉末,G为最常见的金属.B、D、E均为无色气体.请回答:
(1)X是C或CO(填化学式)
(2)B物质固体时的名称是干冰.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A+E→B+C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②G与E的反应: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分析 欲正确解答本题,须知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什么物质,然后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已知条件进行推断,即可得出各物质的化学式,进而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解答 解:天然气是一种多组分的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故A为CH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故C为H2O;
由C→D+E可以推断D、E为H2、O2
由C→D+E和A+E→B+C可以推断E为O2,B为CO2,那么D就是H2
由F+X=B+G可知此反应为还原反应,G+酸=D+H可知此反应是置换反应,又由题意知F为红棕色粉末,G为最常见的金属,故可推断F为Fe2O3,G为Fe;x是一种还原剂,可能是C或CO.
故答案为:
(1)C;CO;
(2)干冰;
(3)①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②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断的能力,以及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我国第四套人民币从1999年开始发行,其中用来制造硬币的材料为:一元币为钢芯镀镍(Ni),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
(1)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A(填序号).
A.导电性   B.耐腐蚀性    C.硬度 
(2)以上硬币中涉及到Fe、Cu、Al、Ni(镍),已知Ni在常温下能够发生如下反应:
Ni+H2SO4═H2↑+NiSO4 Fe+NiCl2═Ni+FeCl2
①这两个反应的基本类型都是置换反应;
②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l>Fe>Ni>Cu(用元素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下列是探究碱的相关性质而进行的学生实验,请你也一起参与探究.
实验1:通过一玻璃管向盛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吹气
实验2: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
实验3: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实验4:向盛有少量氢氧化钙固体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液体变浑浊,再向其中加入2滴无色酚酞,液体变成红色,继续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1)上述实验涉及的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反应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不属于碱的相似化学性质的反应方程式是,你判断的依据是反应未消耗OH-
(2)实验4中最后一步出现的现象是;据实验现象可知氢氧化钙具有的性质有微溶于水,能使酚酞变红,能与酸反应.
(3)实验1和实验2均无明显现象,为证明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应补做的实验分别是:
实验1.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盐酸(或CaCl2、BaCl2溶液等);
实验2.二者的实验原理不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
(4)为探究实验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应加入的一种试剂是,不能用氯化钡溶液的原因是H2SO4+BaCl2=BaSO4↓+2HCl(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5)实验后同学们将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烧杯中,搅拌,得到无色溶液,则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Ca(OH)2、Na2CO3、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C
A、茶饮料        B、苹果醋       C、蒸馏水       D、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①氦气②活性炭③熟石灰④乙醇⑤二氧化硫⑥苏打,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⑤;
(2)加入汽油中,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的是④;
(3)可以用于制造低温环境的气体是①;
(4)制糖工业中,用来脱色的是②;
(5)广泛应用于玻璃的生产的是⑥;
(6)可加入土壤中,以中和其酸性的是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四个图象反映了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错误的是(  )
A.稀释NaCl溶液B.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向部分变质的NaOH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D.向三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金属,则金属活动性顺序为甲>乙>丙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现有四种白色固体:①NaCl,②BaCl2,③CuSO4,④Na2SO4,不使用其他试剂(可以用水)就可以把它们区分出来,区分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
A.②④③①B.②③④①C.③②①④D.③②④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学习完“酸、碱、盐的性质”后,老师将两瓶未贴标签的饱和石灰水、饱和碳酸钠溶液摆放在实验桌上,让同学们区分.下面是“雄鹰小组”同学们的探究过程:
[讨论交流]李壮:区分两种物质的原理是:依据物质的性质,选择一种试剂与两种物质混合,产生两种不同的现象.大家据此来说一说,区分这两种溶液应选用哪种试剂,并说明理由.
王志:我认为可以选择稀盐酸,理由是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有气泡产生,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无明显现象.
马凌:我选择的是碳酸钠溶液,理由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沉淀.
张云:马凌,你说的我没有听懂,你能再给我讲一遍吗?在大家的帮助下,张云不但弄明白了,还选出了其他两种溶液,如氯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最后得到大家的赞许.
[实验探究]大家按照王志的方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同学们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判断出甲试管中原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乙试管中原溶液为石灰水.
(2)大家对乙试管中现有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探究兴趣.马凌经过认真思考后,又选择碳酸钠溶液作为检验试剂,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马凌从乙试管中取少量溶液加入到另一支新试管中,再向此新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到只有白色沉淀生成.于是,他得出结论:“溶液中的溶质有氢氧化钙.”但组长李壮对这个结论产生质疑,理由是Na2CO3+CaCl2=CaCO3↓+2NaCl(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大家讨论完李壮的质疑,制定出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来验证他的质疑,并查阅资料得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大家都鼓励张云来做实验.张云测出乙试管中剩余溶液的pH=7(填“>”、“<”或“=”),证实了马凌的结论是错误的.
[反思评价]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探究活动结束了,同学们充分体验到合作探究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气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化学性质是能燃烧;酒精的用途是作燃料.
(2)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C
A.燃烧匙        B.试管        C.量筒        D.蒸发皿
(3)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②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气态(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③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熔点╱℃沸点╱℃燃烧时温度╱℃
石蜡50∽70300∽550约600
15352750约1800
97.8883约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沸点(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通过上表中石蜡、铁的数据对比,你认为物质燃烧时,什么情况下能产生火焰燃烧的温度比沸点高.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有(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④根据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事实,请你推测硫沸点<硫燃烧时的温度(填“>”或“<”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