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人们生活、生产各方面都离不开的重要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 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 B. |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
| C. | 自然界的水都含有杂质 | D. | 电解是一种净化水的方法 |
常见的溶剂;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 | |
专题: | 空气与水. |
分析: | 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不含或较少含有钙镁化合物的水称为软水,含较多的钙镁化合物的水称为硬水,二者可用肥皂水区别;自然界中的水都含有杂质;电解是水分解的条件,不能净化水. |
解答: | 解:A、溶剂是一种可以溶化固体,液体或气体溶质的液体,继而成为溶液.在日常生活中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故A正确; B、向等量的两种水样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软水中泡沫多,硬水中泡沫少,且操作方法简单易行,所以正确; C、在通常情况下,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其中含有一些溶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杂质,故C正确; D、电解是水分解的条件,不能净化水,故D错; 故选D. |
点评: |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煤是一种常用的化石燃料,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优点是 .
(2)煤燃烧时会产生许多污染物.据资料显示,冬天的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会增多.请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
(3)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少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其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的装置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发生变化前的浓氨水是无色液体
B. 发生变化前酚酞溶液是无色液体
C. 放置一段时间后,浓氨水先变红
D. 放置一段时间后,酚酞溶液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地沟油中含有一种强烈致癌物黄曲霉素(C17H14O6),长期食用会引起消化道癌变,请回答:
(1)黄曲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黄曲霉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
(3)15.7g黄曲霉素中含有多少克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particulate matter)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起不到积极作用的是( )
| A. | 城市道路定时洒水 | B. |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
| C. | 大力植树造林 | D. | 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化学用语表示:3个钾原子 ,2个氮分子 ;
(2)如图是铝的结构示意图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图,则铝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3)物质①牛奶;②食醋;③蔗糖;④矿泉水,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
(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燃烧时温度╱℃ |
石蜡 | 50∽70 | 300∽550 | 约600 |
铁 | 1535 | 2750 | 约1800 |
钠 | 97.8 | 883 | 约1400 |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取一只纸杯,在底部开一小孔,倒置在实验桌上(倒置时纸杯下垫木条使纸杯的下边缘一端稍稍抬起),用纸团堵住小孔,先收集满氢气后,拿掉堵小孔的纸团.用燃着的长木条在小孔处点燃氢气.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请写出B中氢气燃烧的实验现象 .
(2)用理化知识解释C中纸杯被高高掀起的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点燃蜡烛时,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 A. | 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明亮 | B. | 放出热量 |
| C. | 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 D. | 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