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1)氩气______(2)2个氧分子_____
(3)4个亚铁离子______(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10 | 5 | 0 | 60 |
反应后的质量(g) | 10 | 15 | 25 | x |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丁反应15克
B.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 甲是催化剂
D. 该反应乙和丙质量比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种含有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氯化钠,还具有一定臭味的生活污水将其进行去渣、去臭处理后,可以转化为厕所冲洗用水。
(1)采用________操作可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等。
(2)用________(填物质名称),可以除去污水中的臭味。
(3)把生活污水回收处理,进行再利用的目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下列物质中:a食盐;b纯碱;c碳酸氢钠;d碳酸钙;e烧碱; f生石灰;
(1)可用作洗涤剂的是(化学式,下同)_____;
(2)可用作调味剂的______ ;
(3)可用作补钙剂是____;
(4)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
(5)可用作发酵粉和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________;
(6)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尼古丁是其中的一种,其化学式为C10H14N2,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尼古丁的分子中氢、氮元素的质量比是7:1
B. 尼古丁中含有氮分子
C. 尼古丁是由26个原子构成
D. 尼古丁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无色溶液X是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溶液的混合溶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无色溶液X的成分,开展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完成:
(查阅资料)获得如下信息:
1 氯化钙溶液呈中性,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不发生反应。
2 NaHCO3溶液呈碱性,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猜想与假设)针对无色溶液X中的溶质成分:
猜想一:含有Na2CO3
猜想二:含有 NaHCO3
猜想三:含有_____;
猜想四:是其中两种成分的混合溶液
(实验方案设计)
序号 | 实验步骤 | 预设实验现象 | 预设实验结论 |
① | 取样于烧杯中,滴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 | 产生白色沉淀 | 猜想一 |
② | 取①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 _____ | 猜想二不正确 |
③ | 取①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入_____溶液 | 溶液变红色 | 猜想三正确 |
(综合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得出无色溶液X是_____。
(实验反思与拓展)
类比资料信息,NaHCO3与NaOH反应生成质量比为53:9的两种化合物,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正确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写出下列实验情况产生的原因: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浸入水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冒出_____。
(2)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木炭伸入集气瓶后很快熄灭_____。
(3)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实验结束时,发现集气瓶壁炸裂:_____。
(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工业用盐亚硝酸钠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烹调食物
B. 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不可以随意进入
C. 使用含氢氧化钠的炉具清洁剂时,应戴上橡胶手套
D. 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进行排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以下是生产、生活中一些物质的用途:
①玻璃钢强度大、密度小制成船体 ②碳能燃烧作燃料 ③硫酸铜溶液有毒性,可以配制农药
④铝合金硬度大用于制造飞机 ⑤石墨深灰色、硬度小可制铅笔芯
⑥石灰石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请你从用途中体现出的主要性质角度,将上述用途平均分为两类:
其中一类的分类标准是(1)__________,包括事例为(2)_____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