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操作 | 主要实验现象 | 结论 |
① | 证明溶液中有Na2CO3 | |
② | 证明溶液中既无NaHCO3又无NaOH |
分析 【探究一】
凡是有气体参加或产生的实验,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能够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探究二】
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5)根据实验结论可以判断实验现象;
(6)
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碳酸钠和水;
②根据物质的性质可以确定物质的用途.
解答 解:
【探究一】
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导气管一端浸没水中,手握锥形瓶的外壁,若导管口冒气泡,则气密性良好.
故填: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导气管一端浸没水中,手握锥形瓶的外壁,若导管口冒气泡则气密性良好.
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产生;C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说明有氧气产生;
由此得出结论:生成的两种气体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氧气,化学式分别为CO2、O2.
故填:CO2;O2.
【探究二】
(3)根据以上实验现象,X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故填:CO2;O2.
【探究二】
(3)根据以上实验现象,X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5)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实验操作 | 主要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溶液X适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证明溶液中有碳酸钠 |
取①中反应后上层清液适量,加入酚酞试液 | 不变色 | 证明溶液中既无碳酸氢钠又无氢氧化钠 |
实验操作 | 主要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溶液X适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证明溶液中有碳酸钠 |
取①中反应后上层清液适量,加入酚酞试液 | 不变色 | 证明溶液中既无碳酸氢钠又无氢氧化钠 |
点评 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烧碱( Na2CO3) | B. | 熟石灰 (CaO) | ||
C. | 硫酸铁 (FeSO4) | D. | 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碳+氧气 $\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 | B. | 石蜡+氧气$\stackrel{点燃}{→}$水+二氧化碳 | ||
C. | 水$\stackrel{通电}{→}$氢气+氧气 | D. | 过氧化氢$\stackrel{MnO_{2}}{→}$水+氧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水电解生成氧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氧分子和氧分子 | |
B. | 水电解的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有发生变化 | |
C. | 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都生成气体 | |
D. | 物质在变化中所表现处的性质,就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