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的性质不活泼,氖气是稀有气体,所以氖气的性质也不活泼
B.碳酸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的都是碳酸盐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D.水能灭火,所以发生火灾都可以用水来灭火

分析 A、根据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以及稀有气体的种类解答;
B、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解答;
C、根据中和反应的概念解答;
D、根据水能灭火,但不是所有物质着火都能用水熄灭解答.

解答 解: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氖气是稀有气体,所以氖气的化学性质也不活泼,故说法正确;
B、与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的不都是碳酸盐,例如铁和盐酸反应也生成无色气体,故说法错误;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都是中和反应,例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是中和反应,故说法错误;
D、水能灭火,但不是所有物质着火都能用水熄灭,如电器着火就不能用水灭火,故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对常见的概念的推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
A.干冰、空气B.石灰乳、石油C.水、金刚石D.石灰石、纯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今年冬天连续多日的雾霾危害人们的健康,下列措施不利于防治雾霾的是(  )
A.大力植树造林B.使用清洁能源C.骑自行车出行D.集中焚烧垃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图1中A是原子.
(2)在铜、氯化钠、二氧化碳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氯化钠(填名称)
(3)图2中B表示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图2中A、C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质子数不同
(5)图2中A、C两种元素能组成二氧化硫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氢硫酸(H2S)溶液中,生成硫单质沉淀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2H2S=3S↓+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2017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五届“世界水日”,地球的表面虽然70.8%被水覆盖,但能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让我们爱护水从了解水开始
(1)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肥皂水.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煮沸.
(2)人类不仅面临淡水资源紧缺的问题,而且面临水体污染的危害,下列做法会造成水污染的是B、C、E(填字母).
A、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到标准后再排放
B、生活中城镇垃圾的随处堆积
C、农业上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
D、退耕还林,恢复湿地生态
E、在河两岸兴建化工、造纸等重污染工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空气中含有多种气体,属于混合物,(填物质类别),其中,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很多物质都能在空气中燃烧,是因为空气中氧气具有氧化性,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化工厂为了综合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CaSO4,与相邻的化肥厂联合设计了以下制备(NH42SO4的工艺流程.在如图流程中,沉淀池里物质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CO2+2NH3+CaSO4+H2O=CaCO3↓+(NH42SO4

(1)沉淀B高温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该工艺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为CO2(填化学式).
(2)实验室里操作①称为过滤,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玻璃棒.操作②的过程是加热浓缩、降温或者冷却、结晶,获得(NH42SO4晶体.
(3)从绿色化学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说明上述流程的主要优点是产生的二氧化碳循环使用,得到的产品和副产品都是有用的物质,无废物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加入足量水,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草莓酱B.蔗糖C.牛奶D.食用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6.如图为四种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完成以下填空:
(1)属于阳离子结构的粒子是B(填字母序号,下同).
(2)某元素R形成的氧化物为R2O3,则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能是D.
(3)B粒子的半径小于C粒子的半径(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