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对稀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遇到“异常”现象。
现象一:向试管中加入2mL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2~3滴酚酞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色;然后振荡试管,发现红色消失。
(提出问题)红色为什么会消失?
(猜想)(1)氢氧化钠溶液的量少了;(2)酚酞溶液的量少了;(3)_____。
(查阅资料)酚酞是一种弱有机酸,在pH<8.2的溶液里为无色的内酯式结构,当pH>8.2时为红色的锟式结构;在碱性介质中很不稳定,它会慢慢地转化成无色羧酸盐。
(实验探究)根据上述“猜想”进行如下探究
(1)取4mL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3滴酚酞溶液,振荡后红色消失;
(2)取2mL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滴入4~5滴酚酞溶液,振荡后红色消失;
(3)取2mL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加适量水稀释,滴入2~3滴酚酞溶液,振荡后红色没有消失。
结论:猜想_____正确。
(继续实验)取一定体积的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3滴酚酞溶液,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直至红色消失,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
现象二:向碳酸钠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立即产生气泡;而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开始没有气泡,过一段时间后才有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碳酸钠溶液刚开始与稀盐酸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向等体积、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
(收集证据)分别收集实验过程中不同阶段消耗盐酸的质量与生成CO2的质量,得到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图2所示。(忽略CO2在水中的溶解)
(合作交流)
(1)图1中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填化学式);
(2)图2中从B点开始的变化关系与图1完全重合,据此我们可以判断碳酸钠溶液刚开始和稀盐酸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OB段所示),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反思与评价)基于以上“异常”现象,你能提出的有价值的见解是_____(任写一点)。
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有关(3)NaOH+HCl═NaCl+H2O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NaCl、NaHCO3Na2CO3+HCl═NaCl+NaHCO3有些化学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解析】 猜想:根据题目中实验探究步骤三可知,步骤三探究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对实验的影响,故猜想为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有关;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步骤一和二可知,氢氧化钠溶液和酚酞溶液的量与实...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贵港市港南区2018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pH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pH的大小与一定量溶液中所含H+或OH﹣的数量有关
B.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后,溶液的pH增大
C. 用pH试纸测得某酸性溶液pH为3.4
D. 用NaOH改良pH小于7的土壤,有利于某些农作物的生长
A 【解析】 A、pH的大小与一定量溶液中所含H+或OH﹣的数量有关,说法正确;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后,氢氧化钠溶液被稀释,浓度减小,pH减小,说法错误;C、pH试纸只能精确到整数,不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说法错误;D、一般使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而不是使用氢氧化钠,说法错误。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单元酸和碱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回收农田产生的秸秆作为造纸原料,可以减少焚烧秸秆带来的______污染;造纸会产生大量含NaOH的碱性废水,需要经处理至中性后排放。取废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气体为______,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空气二氧化碳 【解析】 根据焚烧秸秆产生的空气污染物、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以及酸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烟尘,污染空气;废水中的氢氧化钠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五单元 基础实验4 常见金属的性质 同步测试 题型:填空题
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1)医疗急救时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能 ________
(2)用墨汁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的原因是 ________
供给呼吸;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解析】 (1)医疗急救时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2)墨的主要成分是碳,用墨汁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五单元 基础实验4 常见金属的性质 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属于金属的是( )
A. Mg B. O2 C. S D. P
A 【解析】 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分方法是可以根据它们的名称中是否含有“钅”字旁来进行区分,而常见的非金属的名称中一般含有“石”、“氵”字旁或“气”字头(含有“石”字旁的是固态非金属;含有“氵”字旁的是液态非金属;含有“气”字头的是气态非金属),进行分析判断。 A、Mg是镁的化学式,带“钅”字旁,属于金属,故选项正确;B、O2是氧气的化学式,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故选项错误;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常德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核外电子数不同
(2)1869年,_____(填字母)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A.侯德榜 B.门捷列夫 C.拉瓦锡
(3)我国的稀士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铕是一种稀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填字母)
A.铕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铕的原子序数是63 C.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
(4)氟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由钠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氟化钠的化学式为_____。
ABA得到NaF 【解析】 (1)元素定义为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不同元素间最本质区别为质子数不同,选择A。 (2)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填B。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铕的有关信息可知,铕为金属元素,故A错误;左上角数字表示元素原(3)子序数,为63,正确;下方数字表示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正确;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常德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稀释: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慢慢注入浓硫酸里
B. 蒸发:做粗盐提纯实验时,当蒸发皿中开始出现固体时停止加热
C. 形成:将少量酒精、面粉、蔗糖分别加入水中均能形成溶液
D. 配制: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D 【解析】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硫酸慢慢注入水里,否则放出大量的热会使水飞溅出来,错误;B、做粗盐提纯实验时,当蒸发皿中剩余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防止固体飞溅出来,错误;C、将少量酒精、面粉、蔗糖分别加入水中,面粉不能溶解,故不能形成溶液,错误;D、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正确。故本题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人类一直在探索宇宙的奥秘。月球上含有H、He、N、Na、Mg、Si等元素,未来可能会成为人类的宝贵资源。根据如图所示回答:
(1)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
(2)He是高效核能原料,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_____。
(3)H元素和He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不同。
(4)根据图2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H是非金属元素 B.N原子有两个电子层 C.He和Mg的化学性质相似
(5)SiO2是一种_____(填物质分类),可以做光导纤维,其中Si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6)钠是一种活泼金属,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NaOH溶液中钠离子的符号是_____。
24.312质子数或核电荷数AB氧化物+4置换反应Na+ 【解析】 (1)由图可知,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2)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氦原子的质子数是2,故核外电子数是2; (3)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氢元素和氦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4)A、由汉字结构可知,氢元素的偏旁是气字头,故是非金属元素,故A正确;B、由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氮原子的核...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同步测试 题型:科学探究题
据报道:5月9日上午10时许,位于铁西新区宁官附近的某淀粉厂发生粉尘爆炸.淀粉加工厂的车间里若悬浮着较多的淀粉,遇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下面是模拟粉末爆炸实验:
如图所示,挤压洗耳球鼓入空气,不久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纸罐盖掀起.请问:
(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
(2)下列情况时,不会发生爆炸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①纸罐不加盖时②酒精棉团没有点燃时③若淀粉换成干燥的煤粉
(3)淀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__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使淀粉充满纸罐,与氧气充分接触①②严禁烟火(或保持通风) 【解析】 (1)根据可燃性气体或易燃物的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明火就会剧烈燃烧,导致有限空间里气体的体积急剧膨胀,从而引起爆炸.鼓入空气的作用是:易燃物的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 使面粉充满金属筒,与空气混合均匀;(2)根据燃烧和发生爆炸的条件: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