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煤炉火上放一盆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 |
B. | 用氢氧化钠固体来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 |
C. | 发生火灾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 | |
D. | 铝合金灯柱属于合成材料 |
分析 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一氧化碳很难溶于水;根据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进行分析判断;从发生火灾时,有害气体漂在上面,所以要匍匐前进,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利用水吸收一部分有害气体去分析解答;据合金的概念分析.
解答 解:A、一氧化碳很难溶于水,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A错误;
B、二氧化碳可与氢氧化钠反应,若通过氢氧化钠固体,则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同时除去,故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故错误;
C、由于发生火灾时,有害气体漂在上面,所以要匍匐前进,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利用水吸收一部分有害气体.故正确;
D、铝合金灯柱属于合金,是金属材料,故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 | |
B. | 图![]() | |
C. | 图![]() | |
D. | 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20% | |
B. | 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
C. | 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 |
D. | 将t2℃时甲、乙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甲溶质的质量分数降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B. | 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H4O | ||
C. | 该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 | D. | 该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氨气能液化,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 |
B. | 该反应涉及2种氧化物 | |
C. | 参加反应的氨气与氧气的质量之比为17:24 | |
D. | 生成甲、乙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
B. | 用水灭火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洗涤油污时在水中加入洗洁精以溶解油脂 | |
C. | 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氢氧化钠要密封保存,都既与物理性质又与化学性质有关 | |
D. | 同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同种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