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
(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 ,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自来水厂用二氧化氯消毒杀菌,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 .
(4)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
【考点】水的净化;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常规题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净化水的方法掌握应用程度,还考查了化学式的写法.
【解答】解:(1)茶杯内的纱网能滤去茶叶,和过滤器除去水中泥沙原理是一样的;
(2)能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的物质必须有吸附性,常用的吸附剂是活性炭;
(3)写化学式通常将氧的元素符号写在右边,另一种元素的符号写在左方,在元素符号右下角标上原子个数即可,所以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ClO2;
(4)较为常用的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有加热煮沸或蒸馏.
故答案是:(1)过滤;
(2)活性炭;
(3)ClO2;
(4)加热煮沸(或蒸馏).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只要能灵活的应用净水的方法和化学式的写法,即可解答.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市酒吧发生一起特大火灾.该事故的起因是几个年轻人在酒吧内燃放烟花,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中毒伤亡.
材料二:氢氧化镁(Mg(OH)2)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质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
(1)请回答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一点化学性质 ;
(2)燃着的烟花在引发这场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填标号)
A.提供氧气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提供可燃物
(3)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 (答一点),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
B.不同元素的原子其核电荷数一定不同
C.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D.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如图1,写出装置中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名称:① ② .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收集完气体后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色,原因是 .
(3)实验室制取O2,如果用排空气法收集,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
(4)如图2所示,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判断集气瓶已集满的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当前,食品安全备受人们关注.下列做法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 )
A.用含有“铝”泡打粉制作又大又蓬松的包子
B.用硼砂保鲜猪肉
C.用二氧化碳制碳酸饮料
D.提炼地沟油作为餐饮用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煤炭燃烧的主要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煤炭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①煤炭的主要元素有碳、氢、氧和硫等.
②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
③无水CuSO4遇水变蓝,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Ca(OH)2= ↓+H2O.
【猜想与假设】燃烧的主要产物可能有:A、CO2;B、SO2;C、H2O;D、Fe3O4;E、CO.
你认为 选项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煤炭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
【实验与结论】
(1)A装置中无水CuSO4变 ,则证明煤炭燃烧产物有水;
(2)B装置中观察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证明煤炭燃烧产物有 ;
(3)C装置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D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 ,则证明煤炭燃烧产物有CO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交流与反思】通过以上实验,仍然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物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验证空气组成的实验的示意图.将钟罩放入盛水的水槽中,以水面为基准线,将钟罩水面以上容积五等分.在燃烧匙内盛入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钟罩内,同时塞紧橡皮塞,试回答:
(1)实验现象
(2)若实验结束,钟罩中水位上升不到预期位置,则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哪些?(至少答出两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