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缺铁性贫血”里所说的铁不是单质铁 | |
B. | 家用铝锅不可以用来盛放酸性食物 | |
C. | 水可用来鉴别硝酸钾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 |
D. | 铁丝和铜丝分别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都无变化,说明铁和铜一样不活泼 |
分析 A、食品、药品、营养品等物质中的“铁”等不是以单质、氧化物、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B、根据铝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丝和铜丝均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缺铁性贫血”里所说的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铝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家用铝锅不可以用来盛放酸性食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硝酸钾固体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铁丝和铜丝均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说明铁和铜一样不活泼,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元素的特征与应用、物质的鉴别原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酒精灯失火用湿抹布扑盖 | B. | 将NaCl倒入量筒中配制溶液 | ||
C. | 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物质 | D. | 分离溶液析出的KNO3晶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实验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方案1 | 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 溶液变成红色 | 白色物质为Na2O |
方案2 | ①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白色物质是Na2CO3. |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 无明显现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室内放置一大盆水,就可防止煤气中毒 | |
B. | 久未开启的地窖、窖井,不可冒然进入 | |
C. | 夜间室内有煤气泄漏,可立即开灯检查 | |
D. | 用水可以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