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下列有关说法或实验方法不合理的是(  )
A.“缺铁性贫血”里所说的铁不是单质铁
B.家用铝锅不可以用来盛放酸性食物
C.水可用来鉴别硝酸钾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D.铁丝和铜丝分别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都无变化,说明铁和铜一样不活泼

分析 A、食品、药品、营养品等物质中的“铁”等不是以单质、氧化物、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B、根据铝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丝和铜丝均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缺铁性贫血”里所说的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铝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家用铝锅不可以用来盛放酸性食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硝酸钾固体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铁丝和铜丝均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说明铁和铜一样不活泼,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元素的特征与应用、物质的鉴别原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在点燃条件下,2.6gC2H2与7.2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H2O和xgCO.则x=1.4;
化学方程式为4C2H2+9O2$\frac{\underline{\;点燃\;}}{\;}$6CO2+4H2O+2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如图是实验室提供的常用仪器,供完成下列气体制取实验时选用(不可重复选用).

(1)仪器①的名称是:铁架台仪器②的名称是:锥形瓶
(2)实验室采用加热高锰酸钾晶体制取氧气时,其发生装置必须选用上述仪器中的(填序号)①③④,还缺少的仪器是集气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3)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它在土豆块的催化作用下能迅速分解,放出氧气.若实验室采用该反应原理制取氧气,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随时添加双氧水,上述仪器中必须使用的有②⑥;
(4)把上面分解KMnO4制取氧气的仪器装配好后,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为:把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然后双手紧握试管,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装置气密性良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以下几种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酒精灯失火用湿抹布扑盖B.将NaCl倒入量筒中配制溶液
C.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物质D.分离溶液析出的KNO3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返航,标志着我国已跨入航天领域国际领先行列.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宇宙飞船中可用超氧化钾(KO2)作为氧气再生剂.超氧化钾是一种固体,它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4KO2+2CO2═2K2CO3+3O2,为了验证这个反应能够产生氧气,该小组同学以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CO2来与KO2反应制取O2,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1)C处应从A、B两种装置中选择A作CO2发生装置.检验G中集气瓶内收集的气体是否为氧气,可以在取出集气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2)已知CO2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D装置的作用是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3)为了除去O2中可能混有的CO2,F中可盛放过量NaOH溶液.
(4)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能生成氧气可能与CO2中混有的水蒸气有关.若要检验干燥的CO2能否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氧气,你对上述实验装置的改进方法是在D和E装置之间增加气体干燥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消防知识手册》中指出:活泼金属(如镁、钙、钠)燃烧而引发的火灾不能用CO2灭火.小明和小白想是不是活泼金属能与CO2反应呢?于是他们向化学老师要了一小块金属钠和其它必要的药品及仪器(如图所示),并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探究:

(1)小明制取并收集干燥的CO2应选用上图中的D装置(填装置代号);
(2)小明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附着白色物质.
【困惑】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呢?
【猜想】小明认为黑色颗粒是炭,白色物质可能是Na2O或Na2CO3或Na2O和Na2CO3,小白同学还认为白色物质是氢氧化钠.小明立刻认为小白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反应物中无氢元素.
【实验探究】小明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方案1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白色物质为Na2O
方案2①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白色物质是Na2CO3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
【反思评价】小丽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Na2CO3溶液显碱性也会使酚酞变红.
【结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Na+3CO2$\frac{\underline{\;点燃\;}}{\;}$2Na2CO3+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0.A、B、C、D、E、F六种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内容中涉及的化合物,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D是最常见的溶剂,请回答:

(1)写出A的化学式:CaCO3
(2)指出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OH)2=2NaOH+C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室内放置一大盆水,就可防止煤气中毒
B.久未开启的地窖、窖井,不可冒然进入
C.夜间室内有煤气泄漏,可立即开灯检查
D.用水可以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属于是复合肥料的是(  )
A.KNO3B.NH4HCO3C.K2SO4D.Ca3(P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