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氢气可燃烧B.浓盐酸易挥发C.干冰易升华D.铜丝能导电

分析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 解: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因此,都属于物理性质.
A、氢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氢气燃烧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A正确;
B、浓盐酸的挥发性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
C、干冰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物理变化,所以干冰易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
D、铜丝导电属于物理变化,所以铜丝易导电,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
故选A.

点评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涂在墙上的熟石灰逐渐变硬B.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C.秸秆、杂草、粪便等在沼气池中发酵D.使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1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

(1)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瓶内气体减少,导致压强减小,水沿导管进入瓶内.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21%,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 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还一定有氮气.
【发现问题】该气体是怎样减少的呢?
【假设一】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假设二】氮气溶于水而减少.
【查阅资料】镁条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请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镁+二氧化碳$\stackrel{点燃}{→}$碳+氧化镁.
【结论】通过以上探究得出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或二氧化碳不一定能来灭火等.
【实验拓展】
(3)如图2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装置.实验时,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通入干燥氧气约10秒,引燃铁丝下端火柴,伸入塑料瓶内,并对准玻璃管口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丝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
(4)此实验改进后的优点是①②③.
A.氧气无需提前制备和收集,操作更方便.
B.塑料瓶代替集气瓶,防止集气瓶炸裂,更安全.
C.装置集氧气的制取、干燥、性质于一体,实验更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1)图一中从微观角度你获得的一条信息分子在不断运动.

(2)图二所示反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试分析此反应中发生变化粒子是分子(填“分子”或“原子”),该反应的微观过程是:①氢分子和氧分子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则②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2008年9月份曝光的引起国人共愤的“结石宝宝”事件,与婴幼儿服用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有关.已知三聚氰胺为白色晶体,将它用作食品添加剂可提高食品中蛋白质的检测值,俗称“蛋白精”,化学式为C3H6N6.据此请计算:
(1)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126
(2)三聚氰胺中各元素的质量比6:1:14;
(3)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
(4)某品牌合格奶粉中蛋白质含氮量为16%(假设奶粉中的含氮量全部来自蛋白质).每100g奶粉中添加0.126g三聚氰胺,理论上能增加5.25g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气体最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中的是(  )
A.氮气B.空气C.氧气D.稀有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物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其中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变化时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现象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B.铜丝导电
C.碳酸氢铵在空气中质量减少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A是标有以cm为单位的刻度尺、且在0刻度正上方一圆状缺口处有一圆筒状玻璃容器(带橡皮塞B),C为能自由移动的活塞.

他们操作过程如下: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将两个可自由移动的活塞C分别调整到左右两边刻度的10cm处;
c.将过量的铜粉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塞上橡皮塞B;
d.通电加热铜粉,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温度,记录两活塞C之间的距离为h;
e.根据数据h列出公式,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注:A容器内的固态物质、惰性电热板、活塞部分所占体积忽略不计,活塞与玻璃容器之间的摩擦力也忽略不计)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分别移动两活塞C到左右两边刻度为10cm处,塞紧橡皮塞B,双手将两活塞C向里推,使活塞之间的距离缩小,然后松手,活塞向外移动,直到两活塞C的距离为20cm时停止移动,说明装置气密性好.
(2)b~d的实验步骤中两活塞之间的距离h具体变化情况是h先大于20cm,后逐渐减少,直到h约等于16cm时保持不变.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计算公式(含字母h)为$\frac{20cm-h}{20cm}$.
(4)如果在操作d中惰性电热板没有冷却到原来温度,则e操作中计算出的实验结果比理论值偏小(“大”或“小”).
(5)该装置和图2比,优点是实验结果更准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