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组成元素相同且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F、G、H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其中H是单质,G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有些转换关系,反应条件等略去).
(1)物质E可能是CH4(任写一种化学式).
(2)物质C的用途之一是供给呼吸.
(3)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4)写出G→F的化学方程式2CO+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

分析 根据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G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所以G是一氧化碳,F、G、H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其中H是单质,所以H是碳,F和G可以相互转化,所以F是二氧化碳;A、B组成元素相同且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A会生成B和C,B能生成C和D,所以A是过氧化氢溶液,C是氧气,B是水,D是氢气,E和C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E可能是甲烷或是酒精,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 解:G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所以G是一氧化碳,F、G、H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其中H是单质,所以H是碳,F和G可以相互转化,所以F是二氧化碳;A、B组成元素相同且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A会生成B和C,B能生成C和D,所以A是过氧化氢溶液,C是氧气,B是水,D是氢气,E和C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E可能是甲烷或是酒精,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1)E可能是甲烷,故填:CH4
(2)通过推导可知,C是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故填:供给呼吸;
(3)反应①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反应;
(4)G→F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故填:2CO+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有两种气体参加的化合反应: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
②有金属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2HgO$\frac{\underline{\;\;△\;\;}}{\;}$2Hg+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青蒿素(分子式为C15H22O5),又名黄蒿素等,是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多种恶性疟疾.2015年10月5曰,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了青蒿素而获得了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蒿素是一种有机物
B.在一个青蒿素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15:22:5
C.青蒿素不属于氧化物
D.青蒿素分子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在生成该分子时,氧元素失去了两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
B.
加入固体药品
C.
滴加液体
D.
过滤粗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课外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被悬挂的玻璃棒(也用丝绸摩擦过),出现排斥现象,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将2B铅笔连接在电路中,电路能接通,说明石墨能导电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红棕色固体
D.小磁针在水平面内静止时,N极指北,S极指南,但又不是正北正南方向,说明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并不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某同学为了探究酸和碱的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了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实验目的】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实验原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该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呢?
【实验探究】该同学又选取了BaCl2、酚酞、紫色石蕊溶液设计实验,分别探究上述酸、碱反应后烧杯中溶液中的溶质,取烧杯中溶液,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案一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硫酸过量
方案二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颜色为紫色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方案三取样,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氢氧化钠过量,溶质为氢氧化钠和硫酸钠
①设计的三个方案中,有一个错误的方案是:方案一,该方案错误的原因是即使稀硫酸不过量,也会出现白色沉淀,因为溶液中有生成的硫酸钠,存在硫酸根离子;
②请你简单设计实验对上述错误方案进行更正: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液变红,溶液呈酸性,说明硫酸过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参观制碱厂后,获得以下信息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
①生产原料粗盐中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MgCl2和CaCl2)及不溶性杂质.
②生产原理反应(2):NaCl+NH3+CO2+H2O=NaHCO3↓+NH4Cl,分离得晶体A,并使其充分受热,可分解制得纯碱及两种常见的氧化物.
③部分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问题讨论】
(1)①流程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粗盐中的氯化镁;
写出加入过量Na2CO3溶液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
②溶液A中的溶质除了NaCl,还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
③反应(2)中为提高产率,所通入气体的顺序是B(填字母序号).
A.先通入CO2再通入NH3            B.先通入NH3再通入CO2
④操作Ⅱ的名称为过滤,该操作中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上述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气态物质是二氧化碳,最后得到的副产品NH4Cl在农业上可作为氮肥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俗名与分类均正确的是(  )
A.Na2CO3 纯碱 碱B.CaO 生石灰 氧化物
C.O2 臭氧 单质D.NaHCO3 苏打  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做法或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润湿pH试纸,然后将试纸插入待测液中
B.做馒头时,在发酵后的面团中加入适量的纯碱,使蒸熟的馒头疏松多孔
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
D.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