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资源和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

B.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可利用的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

C. 稀有气体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 97%,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包括臭氧、甲烷等

D. 乙醇汽油是新能源,其中的汽油是石油炼制的产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4月教学情况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离子能在pH=13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K+、SO42-、NH4+ B. K+、Cu2+、NO3-

C. Cl-、Na+、CO32- D. Ca2+、CO3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质检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 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D. 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平房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未知溶液X,溶质可能是硫酸、碳酸钾、氯化镁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定溶质成分,进行下列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X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实验探究)根据可能存在的溶质的性质,石建设计并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根据B中现象,石建判断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_______得出X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的结论。

(表达交流)秦思对石建的实验及得出结论的可靠性提出质疑,理由是(2)_______。

(解释结论)经过讨论,小组同学认同秦思的理由,针对石建实验存在的问题,在其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继续探究,如上图所示。D—F观察到(3)_____________,

据此确定石建的结论错误,最终确定了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通过对B、D白色固体成分的比较,并结合此实验整个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你还能推断出的结论是(4)_______

(问题处理)如何实现废液的绿色排放?

(查阅资料)钡离子有毒

(问题解决)通过对E、F溶质成分的判断,裘臻将E、F溶液混合,若混合后废液恰好符合排放标准,最终排放的液体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5)___________(填符号)。

(归纳总结)经历上述探究过程,可以总结出:探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当所加试剂与溶液中可能存在的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溶质(或离子)都能发生反应且产生相同的现象时,要考虑(6)_____ 。确定溶质的思路是:根据实验事实与证据可确定(7) ___________,并据其确定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平房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冰城“研学”正兴。我区中学生以“问稻拜农”为主题到稻米之乡一五常进行研学。

(1)水稻脱壳后得到大米,大米的主要成分①________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②______,其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放出能量,供③________ 和④______的需要。

(2)水稻生长过程中,为了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施加一种化肥① ______(填化学式),这种化肥还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增强②________能力。为了提高蛋白质含量,常施加一种含氮量最高、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的氮肥,该氮肥在工业上可以用液氨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制得,同时生成一种最常见的溶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 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平房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防止面粉厂发生爆炸,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和静电消除设备

B. 实验中眼睛里不小心溅入氢氧化钠溶液,要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揉眼睛

C. 波义耳发现的酸碱指示剂可用来检测溶液的酸碱度

D. 侯德榜为烧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南平市剑津片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在实验室里,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中可观察到:

A处玻璃管内的红棕色的粉末变成_____色。B处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_____。

(2)C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

(3)A处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待A处玻璃管内的物质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玻璃管,仍应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直到玻璃管内的物质完全冷却。目的是防止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份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小美有一只银手镯(银锌合金),她想用实验探究手镯中银的含量。先用电子秤称得手镯的质量是 25.00克,再用稀盐酸分多次与此手镯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克)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克)

24.35

23.70

23.05

23.00

23.00

根据上表中数据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手镯中银的质量是_____克。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

(3)第4次加入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邵阳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是小华配制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________、玻璃棒、广口瓶和量筒,其中玻璃棒在此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指出图②中的一处错误操作________。

(3)通过计算确定托盘天平左盘中固体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配制时应选择________ (填“10”“50”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4)用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________。

(5)上述溶液取10 g加水40 g进行稀释,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