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6g氯化钠溶于114g水中,所得溶液平均分为三等份.
(1)求每一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将第一份溶液中加入10g水,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将第二份溶液加入10g氯化钠,全部溶解后,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分析 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将溶液分成三等份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每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g,溶液的质量为38g,
(1)根据溶质质量分数=$\frac{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即可计算第一份溶液的质量;
(2)根据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增多10g,然后再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溶质质量分数=$\frac{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进行计算;
(3)根据溶质质量增多了10g,溶液质量也增多了10g;然后再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溶质质量分数=$\frac{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进行计算.

解答 解:将6gA物质溶于114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frac{6g}{6g+114g}$×100%=5%;
将溶液分成三等份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每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g,溶液的质量为40g,
(1)将溶液分成三等份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每一份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
(2)将一份溶液中加入10g水后,溶质为2g,溶液质量为40g+10g=50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frac{2g}{50g}$×100%=4%;
(3)在第二份溶液中再溶解10gA后,溶质为10g+2g=12g,溶液质量为40g+10g=50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frac{12g}{50g}$×100%=24%.
故答案为:(1)5%;
(2)4%;
(3)24%.

点评 溶液均分时,因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点,所以每份溶液中溶质和溶剂都是原来的三分之一.所以在计算时一定注意溶质或溶剂变化时,溶液的质量都会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物    质abcd
反应前质量/g6.403.204.000.50
反应后质量/g待测2.567.200.50
A.a和b是反应物,d一定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和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相同
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8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八年级科学实验课上,同学们要对20g纯度约为90%的粗盐进行初步提纯(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以下实验操作可能导致精盐质量偏低的是(  )
①量取40mL水溶解粗盐;
②量筒量取必需的水时,仰视读数;
③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④蒸发结束转移精盐时,精盐有撒漏;
⑤称量精盐时,左盘放了砝码,右盘放了精盐,而后移动游码至平衡.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反应制取少量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1中仪器的名称:
①试管 ②酒精灯③集气瓶④水槽
(2)找出图1中的四个错误:
①管口向上倾斜 ②管伸入试管太长③试管口没有塞棉花④酒精灯内的酒精多于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二
(3)检验集气瓶中是否装有氧气的方法是将一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内),看木条是否复燃.
(4)检验集气瓶中已集慢满氧气(排空气法收集)的方法是将一带火星的木条放置于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复燃.
(5)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因此收集氧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又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收集它时可用排水法收集.欲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尽可能不含空气),最好选用排水 法收集.收集到的气体要正(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实验操作会影响化学反应的测量结果.
(1)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会使测量结果偏小(选填“偏小”、“偏大”或“不变”,下同).
(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水,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配溶液质量分数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提倡“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
A.减少个人经济开支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C.减少固体垃圾D.移风易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格,从如图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2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D.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1)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问题:工业上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铁锈的成分Fe2O3)Fe2O3+6HCl═2FeCl3+3H2O;
(2)电解水实验中,在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增强水的导电性,在电源的负正两极分别产生氢气和氧气,其体积比是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蜡烛(足量)在如图甲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过程中装置内物质总质量变小
B.蜡烛无法燃烧是因为没有氧气
C.蜡烛熄灭可能与生成水蒸气有关
D.整个燃烧过程中,装置内压强一直在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