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过氧化氢分解的产物与其它物质有如下转化关系,请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填空.

(1)CuSO4在反应①中起催化作用,D的化学式为CuO.
(2)反应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2O+CaO=Ca(OH)2
(3)蓝色沉淀属于碱(填“酸”“碱”或“盐”).

分析 根据过氧化氢分解会生成水和氧气,所以B、C是水或氧气中的一种,D和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铜,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可知,D中含有铜元素,B和红色金属反应会生成D,所以红色金属是铜,B是氧气,D就是氧化铜,所以C就是水,水和E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钙,所以E是氧化钙,然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验证即可.

解答 解:过氧化氢分解会生成水和氧气,所以B、C是水或氧气中的一种,D和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铜,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可知,D中含有铜元素,B和红色金属反应会生成D,所以红色金属是铜,B是氧气,D就是氧化铜,所以C就是水,水和E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钙,所以E是氧化钙,过氧化氢在硫酸铜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氧气和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合理,
(1)硫酸铜在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中加快了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所以硫酸铜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所以A在反应①中起催化作用,D是氧化铜,其化学式为:CuO,故填:催化,CuO;
(2)反应②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H2O+CaO=Ca(OH)2
(3)通过推导可知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在化学学习中知道,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氢氧化铜满足碱的定义,所以蓝色沉淀属于:碱.故填:碱.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关于青蒿素(化学式为Cl5H22O5)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由C、H、O三种原子构成
B.28.2g青蒿素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18g
C.一个青蒿素分子含有11个氢分子
D.C、H、0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澄清溶液的溶质由HCl、H2SO4、MgCl2、CuCl2、NaNO3五种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
(1)向该溶液中逐滴滴入Ba(0H)2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加入Ba(0H)2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直到沉淀不再产生.
(2)将混合液过滤后,向沉淀中滴加足量的稀硝酸溶液,沉淀全部溶解后溶液呈现蓝色.根据以上实验推测,你认为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H+、Cu2+;该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有四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是 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2℃时,将30克a物质加入到50克水中充分溶解,所形成溶液的质量为6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6.7%.
(2)将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是氯元素、钠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相关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属于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C(填序号);氯原子的电子层数为3层;钠元素与氯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受到腐蚀(如图所示),他们对此产生了兴趣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究竟是什么?
经过询问实验老师平时的药品保管得知,这瓶无色溶液应该是碳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钠中的某一种.为了确定该药品,他们首先进行了理论分析:(除最后一小题外用化学用语作答)
(1)小明提出,根据元素种类,他认为不可能是NaCl
(2)小英提出,根据观察标签结合化学式的书写,她认为不可能是NaOH.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慢慢滴加一种溶液,静置一段时间,滤去上层清液,向沉淀中继续滴加稀盐酸先出现白色沉淀,后产生大量气泡
【实验结论】
(3)该瓶无色溶液是Na2CO3.生成白色沉淀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是BaCl2+Na2CO3═BaCO3↓+2NaCl.产生的气体是CO2
【实验反思】
(4)小强认为上述设计实验还可简化,仍能达到目的.小强的实验操作是取少量无色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慢慢滴加稀盐酸,观察到产生气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称量NaOH固体不应放在纸上称,应放在小烧杯中称,原因是氢氧化钠易潮解,且具有腐蚀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有一瓶溶液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如图),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是什么溶液?
【获得信息】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提出猜想】猜想一:氯化钠溶液;猜想二:氢氧化钠溶液;猜想三:碳酸钠溶液.
【实验推断】
(1)小亮取样滴加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氯化钠溶液,理由是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2)小辉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小辉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3)小磊认为小辉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露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也生成碳酸钠.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结论】查阅资料知氯化钙溶液显中性.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完全除去溶液中的CO32-,避免其对OH-检验造成干扰;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是NaOH溶液(填变质的NaOH溶液也可).
【探究启示】实验取完药品后应密封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兴趣小组话动中,同学们按图1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变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12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解释
 A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B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b试b试管中红磷、热水中白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因是①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②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12装置与图11装置比较,优点是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
(2)小林同学指出图1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1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
【拓展与迁移】
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
甲: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frac{1}{5}$
你赞同的预测是甲(填“甲”或“乙”),理由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且上述实验白磷足量、气密性良好,所以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能接近试管容积的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