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我国化学家候德榜创立了著名的“候氏制碱法”流程简图如图,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沉淀池中的反应物共含有六种元素
B.过滤得到的“母液”中一定只含有两种溶质
C.图中X可能是CO2
D.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更多地析出沉淀

分析 A、沉淀池中的物质由氯化钠、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获得;
B、过滤得到的“母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铵,可能含有过量的其它物质;
C、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D、氨气和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够促进对二氧化碳其它的吸收.

解答 解:A、沉淀池中的物质共含有六种元素,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氮元素、氢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B、过滤得到的“母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铵,可能含有过量的氯化钠等物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图中X是二氧化碳,可以循环利用,该选项说法正确;
D、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更多地析出沉淀,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细心的同学发现在加热硫酸铜晶体时,会闻到刺激性气味,这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难道生成的硫酸铜粉末受热后还能分解?那分解的产物是什么呢?
通过查阅资料,同学们了解到:
(1)硫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气体.气体是由SO2、SO3、O2中的一种或几种.受热时温度不同,生成的气体成分也不同.
(2)SO2、SO3都能被碱石灰吸收.
(3)SO2、SO3都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提出猜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猜测气体的成分:
I. 只含SO2一种;    II.含有SO2、O2二种;   III.含有SO2、SO3、O2三种.
【设计实验】利用下图装置加热硫酸铜粉末直至完全分解

【获取事实】
(1)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D,发现木条能复燃,说明气体中含有氧气.
(2)已知硫酸铜粉末质量为10.0克,完全分解后,各装置的质量变化关系如表所示:
装置A(试管+粉末)BC
反应前42.0克75.0克140.0克
反应后37.0克79.5克140.0克
请通过计算,推断出该实验条件下硫酸铜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哪一个?B.
A.3CuSO4═3CuO+SO3↑+2SO2↑+O2↑   B.4CuSO4═4CuO+2SO3↑+2SO2↑+O2
C.5CuSO4═5CuO+SO3↑+4SO2↑+2O2↑  D.6CuSO4═6CuO+4SO3↑+2SO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国际上推广使用中国铁锅,这是因为铁锅(  )
A.硬度大、耐高温B.化学性质不活泼
C.抗腐蚀性强D.能提供人体所需的铁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空气B.冰水C.金刚石D.高锰酸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将25g石灰石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溶解,也不参加反应),此时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8.8g,计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五连环”中的每一环表示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请回答:
(1)A、B、C、D分别是铁、氧气、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物质.若A为氧气,则B的化学式为CO2
(2)“五连环”中物质D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图甲是用CaCO3和HCl反应来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CO2气体的装置图,其中气体发生装置的装配与气体收集装置的连接还未完成.

(1)要装配一套完整的CO2气体发生装置(仪器只限从图乙中选用),需要用到图乙中的BDEF(填字母)仪器;
(2)图甲中装有硝酸银溶液的装置作用是除去从CO2气体发生装置中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
(3)用图甲中气体收集装置收集CO2气体时,气体应该从b(填“a”或“b”)导管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甲、乙、丙三位同学在活动课上探究气体的制备.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常见的气体,并对它们的有关性质进行研究,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用KMnO4固体制取O2,发生装置应选用上图中的A装置(填编号),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当O2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方法是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2)乙同学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在F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不合理是a(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变红;b、产生的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3)丙同学在实验室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①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CaCl2+2NH3↑+2X.X的化学式为:H2O;
②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收集装置是D;
③NH3是一种碱性气体,干燥时不能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B.(填序号)
A、固体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根据图回答(1)(2)小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试管,②集气瓶.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表达式为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为C或E.
(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BD(填代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