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据A-I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体现了化合物F四种不同的化学性质,E与F反应生成另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有氯化银和硫酸钡,B溶液呈蓝色,所以B溶液中含有铜离子,B可以是硫酸铜或氯化铜,C与E反应产生氨味气体,所以C、E中有一种铵态氮肥,一种碱,E会与无色气体I反应,所以E是碱,I是二氧化碳,H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H会与E反应,所以H可以是碳酸钠,E和F会生成生成另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所以E就是氢氧化钡,B、C分别与A反应均有不溶于稀硝酸的同种白色沉淀产生,所以C是氯化铵,A是硝酸银,B就是氯化铜,F会与氢氧化钡、碳酸钠反应,所以F是硫酸,D会与F反应,D会转化成氯化铜,所以D是氧化铜,F会与硫酸、氯化铜反应,所以G是铁,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 解:(1)A-I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体现了化合物F四种不同的化学性质,E与F反应生成另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有氯化银和硫酸钡,B溶液呈蓝色,所以B溶液中含有铜离子,B可以是硫酸铜或氯化铜,C与E反应产生氨味气体,所以C、E中有一种铵态氮肥,一种碱,E会与无色气体I反应,所以E是碱,I是二氧化碳,H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H会与E反应,所以H可以是碳酸钠,E和F会生成生成另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所以E就是氢氧化钡,B、C分别与A反应均有不溶于稀硝酸的同种白色沉淀产生,所以C是氯化铵,A是硝酸银,B就是氯化铜,F会与氢氧化钡、碳酸钠反应,所以F是硫酸,D会与F反应,D会转化成氯化铜,所以D是氧化铜,F会与硫酸、氯化铜反应,所以G是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AgNO3,I是CO2;
(2)通过推导可知,I是二氧化碳,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3)E与F的反应是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OH)2=BaSO4↓+2H2O;
(4)B与G的反应是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CuCl2+Fe=FeCl2+Cu.
故答案为:(1)AgNO3,CO2;
(2)温室效应;
(3)H2SO4+Ba(OH)2=BaSO4↓+2H2O;
(4)CuCl2+Fe=FeCl2+Cu.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呼出气体中CO2比呼出空气中含量高 | |
B. | 蜡烛中含氢元素 | |
C. | 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能燃烧 | |
D. | 试管1产生的是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 B. | 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 | ||
C. | 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 D. | 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 | |
B. | 能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的是①②④ | |
C. | 能表示一个原子的是②③ | |
D. | ④中的数字“2”表示水中有2个氢原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 | 操作步骤 | 现象 | 结论 |
Ⅰ | 取出烛芯内的打火石,用砂纸打磨 | 金属是银白色 | 该金属一定不是铜 |
Ⅱ | 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小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硫酸,观察现象 | 金属逐渐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溶液为无色 | 该金属一定不是铁 |
Ⅲ | 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小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铜溶液,观察现象 | 有红色物质析出 | 该金属可能是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有3种元素组成 | B. | 摩尔质量为148 | ||
C. |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少 | D. | 1mol分子中含有19个原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