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某粗盐中主要成分为NaCl,还含有的少量MgCl2、CaCl2和少量泥沙.为了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氯化钠,进行如下实验.
(1)除难溶性杂质.
将5g的粗盐溶解于足量水中,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加速溶解;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过滤后,将滤液转移到蒸发皿(填仪器名称)进行加热蒸发,得到固体精盐4g.若所得精盐的产率偏低,可能的原因是AB(填字母).
A.部分粗盐未溶解
B.蒸发时未使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导致液滴飞溅
C.过滤时,滤纸破损了
(2)除可溶性杂质.经过上述操作后,精盐中仍存在少量的MgCl2、CaCl2未除去,现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提纯,提纯的流程如下:
精盐溶解除杂1NaOH过滤滤渣滤液 氯化钠晶体水Na2CO3除杂2

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NaOH为了除去MgCl2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MgCl2═Mg(OH)2↓+2NaCl .
②NaOH和Na2CO3如果添加过量了,需往滤液中加入适量稀HCl除去.
③过滤后,所得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Mg(OH)2、CaCO3(填化学式).
④从滤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的主要操作是蒸发,应蒸发至B(填序号).
A.完全蒸干时停止加热        B.快干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分析 (1)根据溶解中玻璃棒的作用,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和蒸发时需要的盛待蒸发的液体的仪器及影响粗盐提纯的产率的因素解答;
(2)①根据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书写;
②根据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并且过量的稀盐酸加热会挥发解答;
③根据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判断;
④根据蒸发结晶要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晶体就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水分蒸干,不能完全蒸干再停止加热判断.

解答 解:(1)溶解玻璃棒搅拌是为了加速溶解,过滤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蒸发皿用于蒸发结晶,粗盐的产率就是所得氯化钠的质量比上粗盐的质量,A部分粗盐未溶解;B.蒸发时未使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导致液滴飞溅;都会使得到的食盐质量偏小;C滤纸破损需再过滤不会影响得到的氯化钠的质量,故答案:加速溶解;漏斗;蒸发皿;AB.
(2)①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MgCl2═Mg(OH)2↓+2NaCl;
②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并且过量的稀盐酸加热会挥发;
③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
④蒸发结晶要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晶体就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水分蒸干,不能完全蒸干再停止加热.
故答案:①2NaOH+MgCl2═Mg(OH)2↓+2NaCl;②稀HCl; ③Mg(OH)2、CaCO3;④B.

点评 本题考查综合,既考查了粗盐提纯实验的有关注意事项,又考查了如何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的问题,解答时要依据相关知识细心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请判断:
(1)A、B、C、D各是什么物质?请将答案写在空格里:
A氧气;B硫;C二氧化硫;D二氧化碳.
(2)写出B在A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硫+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

认真分析信息,回答: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填符号);
(2)分析上表规律,可推知,表中X=17(填序号);元素名称是氯元素.
(3)写出与金属钠化学性质相似物质有:钾、锂.
(4)写出一个由1、8号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某兴趣小组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1)甲同学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
①写出仪器A的名称长颈漏斗.
②甲同学应选取的试剂是MnO2和H2O2(填化学式),MnO2固体在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③除用排水法外,甲同学还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2)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KMnO4放在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 在250℃加热制取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做出上述猜想的理由是K2Mn04和MnO2都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Ⅰ错误.
②第二组同学取K2MnO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拓展延伸】实验发现,K2MnO4受热只能部分分解,经分析可能是生成物K2O对其分解产生影响.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
取等量的锰酸钾固体于两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加入氧化钾,一支试管中不加入氧化钾.用同样火焰的酒精灯加热;用相同规格的集气瓶,用排水法分别收集一瓶气体.通过比较收集一瓶氧气所用的时间,来确定锰酸钾的分解是否与氧化钾有关系.
【实验反思】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你对“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有何认识?必须通过认真分析,用实验来加以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化学对知识进步、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
(1)拉瓦锡通过实验揭示了质量守恒定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在化学反应C+H2O$\stackrel{高温}{→}$CO+X,X的化学式是H2
(2)科学家发现月球表面陨石坑中存在固态的H2O,还有Hg、NH3、CH4等物质,其中属于单质的是Hg,属于氧化物的是H2O,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如果除Hg以外的其余三种物质按照H2O、NH3、CH4的顺序排列,则排列的依据是按照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写一种即可).
(3)科学家正致力于把过多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益的物质,可以缓解温室效应这一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
(4)化学的使用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如K2CO3是一种钾肥(填“氮”、“磷”或“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学校安全无小事,下列做法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是(  )
A.扇闻气体的气味B.先预热,再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
C.用嘴吹灭酒精灯D.取用液体时细口瓶标签对着手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松花皮蛋是我们喜爱的食品.某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制皮蛋料泥的原料主要是:生石灰、纯碱、草木灰(含K2CO3)等.同学们对料泥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猜想I:料泥的主要成份是Ca(OH)2、NaOH、KOH、Ca CO3、灰份;
猜想Ⅱ:料泥的主要成份是NaOH、KOH、Na2CO3、CaCO3、灰份.
【实验与现象】实验过程与现象如图:

【问题与讨论】
(1)步骤②中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玻璃棒在步骤②中的一种作用引流.
(2)步骤③的现象说明滤渣中含有:CaCO3 (写化学式).
(3)请写出步骤①发生的任意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Na2CO3+Ca(OH)2═CaCO3↓+2NaOH.
(4)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猜想I是正确的,其理由是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滤液中不含有碳酸钠,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实验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
B.切割白磷时应该在水下进行
C.测某酸性溶液的pH时,先用水将pH试纸湿润
D.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将蒸发皿中的溶液直接蒸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待提纯的物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金(铁粉)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B氯化钙溶液(碳酸钠)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
CH2O(有异味的物质)活性炭,吸附
D氧化钙(石灰石)高温煅烧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