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某样品除含有铁粉外还可能混有C粉,CuO粉中的一种或两种.将该粉末加入到一定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锌粉,有气泡产生,将滤渣在氧气中充分灼烧,产生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并有固体残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样品是黑色粉末
②样品中一定有C粉,可能有CuO粉
③灼烧后固体质量一定减小
④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H2SO4,可能含有CuSO4
⑤滤渣中一定含有C粉和Cu粉.
A.1个B.2个C.3个D.4个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的金属才可以和稀酸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 解: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在氢前,因此可以和稀硫酸反应,而若有氧化铜的话氧化铜也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向滤液中加入锌粉有气泡生成,说明滤液中有硫酸,则铁全部参与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说明滤液中一定含有亚铁离子;而将滤渣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并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且有固体残留,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碳粉和铜,说明原样品 一定含有碳粉和氧化铜粉末,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的发生,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牙膏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配料成分有摩擦剂、增稠剂、发泡剂等,其中摩擦剂的类型有很多,如CaCO3、Al(OH)3、SiO2或这些物质的混合物.我校兴趣小组想研究牙膏摩擦剂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牙膏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按上图连接好装置后,发现一处明显的错误,改正为C装置中进气管伸入液面以下,出气管稍露出橡皮塞即可;
(2)重新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在B装置中加入牙膏样品8.00g;
(4)关闭K1,打开K2,向牙膏样品中滴入10%的稀盐酸,至不再有气泡产生,停止滴加稀盐酸;
(5)关闭K2,打开K1,缓慢地通入空气至C中不再产生沉淀;
(6)将C装置中的固液混合物过滤、洗涤、烘干后称量其质量;
(7)重复实验.(已知此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为碳酸钙,且其他成分不和盐酸反应,装置内试剂均足量.)
【实验数据】重复实验,3次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实验1实验2实验3
C装置中沉淀质量(g)3.933.943.95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1)三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意义是减小偶然误差.
(2)实验步骤(5)中缓慢通空气的目的是将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
(3)若没有A装置,则测定结果将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D装置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干扰.
(5)据上表数据,计算该牙膏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实验反思】
下列各项措施中,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c(填序号).
a.在装置A、B之间增加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b.在装置B、C之间增加盛有饱和碳酸氢钠的洗气瓶
c.缓缓滴加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中我们要时刻节约用水,这是因为(  )
A.地球上淡水很少
B.人类离不开氧气,而水中含有氧气
C.水价很高
D.地球上淡水储量少,许多地区存在缺水危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鉴别AgNO3溶液溶与NaNO3溶液分别滴加稀盐酸,震荡,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B鉴别纯铝和硬铝将两者相互刻画,比较硬度
C除去CO中混有的CO2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烧的氧化铜
D检验集气瓶中是否集满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能否复燃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集气瓶.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可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AD或AF(填字母)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在选择发生装置时选择C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可在G装置中装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来除去氯化氢气体,则该混合气体应从G装置的b口(填“b”或“c”)通入.
(4)实验室需少量甲烷气,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得,制甲烷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A(填字母)装置,收集甲烷气可选用D或E装置,由此推断甲烷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排水口洗净剂(主要成分:过碳酸钠、柠檬酸)洒在厨房排水口网状盖的底部,倒上温水后有大量气泡迅速冒出.学习小组的同学对产生的气体的成分及排水口洗净剂主要成分的作用进行探究.
【探究活动一】老师提示:排水口洗净剂与水作用的生成物中有两种常见气体.同学们设计并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实验中观察到如下现象:A中很快有气泡产生;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由此同学们得出结论:生成的两种气体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氧气.B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探究活动二】老师提供了一瓶纯净的过碳酸钠(Na2CO4),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无色溶液X中含有的一种溶质是过氧化氢.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同学们对溶液X中还可能存在其它溶质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Ⅰ:Na2CO3; 猜想Ⅱ:NaHCO3;猜想Ⅲ: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
资料摘要Ⅰ:氯化钙溶液呈中性;氯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不发生反应;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后发生如下反应Na2CO3+CaCl2═CaCO3↓+2NaCl
资料摘要Ⅱ:NaHCO3溶液呈碱性;碳酸氢钠、碳酸钠分别与足量的酸反应产物相同.
资料摘要Ⅲ:柠檬酸是一种有机酸,与盐酸具有类似的化学性质.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取上述无色液体X少量于
试管中,至不再冒气泡为止,
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无色溶液X中含有Na2CO3
b.取步骤a所得上层清液少量,滴加
稀盐酸
无气泡无色溶液X中不含NaHCO3
综合上述两个探究活动的结果,同学们明确了上述猜想① (填序号)是正确的.请你简述在排水口洗净剂与水接触产生气体的过程中,柠檬酸所起的相关作用:柠檬酸属于反应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得到的混合气体有哪些成分?化学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此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
1.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一氧化碳、氢气
2.该混合气体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
3.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
4.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并进行了实验(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为混合气体中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B中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2)装置C中的药品为氢氧化钠溶液.
(3)E中氧化铜变红、F中无水硫酸铜变蓝、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混合气体中还存在的气体是氢气和一氧化碳;
【实验结论】猜想2正确.
【实验反思】经过讨论,同学们将图1中装置C~H进行了简化,只用图2所示装置并自选必要试剂就能完成探究.其中,干燥管中碱石灰的作用为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烧杯上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水珠.最后一步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迅速将小烧杯倒转,并向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分别用相同强度、不同颜色的光来照射,玻璃管均有水滴排出但数量不等,表中所示的是相同时间问内排出的水滴数.请回答:
光照排出的水滴数(个)
  红光    26
  蓝光    32
  黄光    2
  绿光      l
(1)该小组是为了研究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2)在红光、蓝光的照射下,玻璃管中有较多的水滴排出,主要原因是金鱼藻在红光、蓝光的照射下,光合作用强烈,产生了较多的氧气.
(3)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温度等因素对水滴排出的影响.为了比较该因素引起的实验误差,应该设立对照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5.将25.6gNaCl和MgCl2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126g水中配成溶液,再将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不断加入到该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加入NaOH溶液质量/g 40 40 40 40 40
 共生成沉淀的质量/g 2.9 5.8 m11.6 11.6 
求:(1)如表中m的值为8.7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