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
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D.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小瑾同学按下图所示进行了有关金属性质的探究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烧杯②中的溶液可能呈蓝色
B.烧杯②中的固体可能为铜和铁的混合物
C.烧杯③中的溶液中,一定含有 Fe2+、Cu2+、Ag+
D.烧杯③中的固体质量一定大于烧杯②中的固体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生成了两种单质
B.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C.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D.x=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为探究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某同学设计图I所示装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装有饱和硝酸钾溶液的试管,向水中加入足量物质X,搅拌。结合图II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对硝酸钾溶液变化的推断,合理的是
①X为NaCl固体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②X为NaOH固体,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③X为NH4NO3晶体,试管中有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④X为浓H2SO4,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用钢刷、沙等擦洗铝制炊具
C.不能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气体CO
D.用相互刻画来比较黄铜片(铜锌合金)和铜片的硬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濮阳市县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金属是应用最广泛的材料,铁是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第一。
(1)如图所示,把光亮的铁钉放入水中,最易生锈的是处________(填“a”、“b”或“c”)。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
(2)已知铁在酸性环境下或者海水中(含有大量氯化钠)生锈速率会加快。食品保鲜剂“双吸剂”含铁粉、食盐等,下图为探究其原理的实验装置。滴入食盐水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一段时间后,铁粉上出现红色固体,气球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下图是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
①处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处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
③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梅花5角”硬币是我国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材质为铜锌合金,颜色金黄、制作精良、美观大方,俗称“梅花5角”硬币。小明想探究“梅花5角”硬币中铜的含量,称得一枚“梅花5角”硬币重3.8g,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完全反应后,共生成氢气0.08g,求一枚“梅花5角”硬币中铜的质量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濮阳市县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将40℃时相同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________℃,它们的质量分数相等;
(2)40℃时,将30g甲物质加到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
(3)将40℃时70g乙的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濮阳市县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我国的下列传统工艺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传统剪纸 B.
木板年画
C.铜制成火锅 D.
湿法冶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自然界中存在一种非常漂亮的孔雀石,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受热可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1)孔雀石多在原始森林中,人类很早就发现,孔雀石在熊熊燃烧的树木中灼烧后,余烬里有一种红色光亮的金属显露出来,请用两个主要的反应方程式说明这种变化_____;_____。
(2)铜绿分解生成44g二氧化碳的同时,生成CuO的质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