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班同学对酸、碱之间的反应进行如图所示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进行如图1所示实验,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用氢氧化钾溶液和稀硫酸进行实验,并测得实验过程中溶液pH变化如图2所示,则通过胶头滴管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 ,图中曲线上C点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3)虽然上述两个反应的反应物不同,但反应的实质相同,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OH+HCl=NaCl+H2O。稀硫酸,K+ H+。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 【解析】 (1)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2)图2中的pH值由大于7逐渐减小到小于7,说明是酸逐滴滴入碱中。点C表示酸过量,据此写出此时溶液中的阳离子;(3)上述两个反应的反应都是酸碱中和反应。 (1)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1空气同步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空气中最不活泼,可作电光源的是________。

氮气氧气稀有气体 【解析】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因此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空气中最不活泼,可作电光源的是稀有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西区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A. 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B. 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C. 瓶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B 【解析】向外拉活塞时广口瓶中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大气压迫使外边的空气通过长颈漏斗进入锥形瓶,从而观察到长颈漏斗下端口由气泡冒出。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省大同市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是的

A. CO2 B. O C. N2 D. Zn

D 【解析】 根据化学式与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大多数固体非金属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A、该符号表示二氧化碳,不是元素符号,故A错误;B、O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省大同市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氧气是我们身边离不开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氧气能提供呼吸 B. 氧气具有助燃性 C. 氧气具有可燃性 D. 氧气性质较活泼。

C 【解析】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具有氧化性,用途有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等方面。 A、氧气能供给呼吸,表现了氧气的氧化性,故A正确;B、氧气能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故B正确;C、氧气只能支持燃烧,本身不能燃烧,不具有可燃性,故C错误;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D正确。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25℃时,下列过程的pH变化符合如图所示的是( )

A. 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 稀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

C. 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

D. 一定浓度的盐酸加水稀释

B 【解析】 A、由图可知,刚开始时溶液中的pH小于7,故是往酸中加碱,故错误; B、由图可知,刚开始时溶液中的pH小于7,随着液体的加入,溶液的pH逐渐等于7,最后大于7,故是往酸中加碱,故正确; C、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后,溶液的pH不可能小于7,故错误; D、稀盐酸加水稀释后溶液的pH不可能大于7,故错误。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 B. 溶液中的溶质都是固体

C. 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 D. 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C 【解析】 根据溶液的概念和特征进行分析。溶液的概念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A、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A错误;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故B错误;C、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只有一种溶剂,故C正确;D、无色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不属于溶液,故D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 鱼的呼吸 B. 酒的酿造 C. 酒精的燃烧 D. 农家肥的腐熟

C 【解析】 试题缓慢氧化是进行得缓慢,不易察觉,放热不发光,常见的例子:动植物呼吸,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钢铁生锈等,而燃烧是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激烈的氧化反应,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课改版2019届九年级上册化学 3.1原子 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最先确立了原子学说,他的中心论点主要有: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③同种元素的原子,其性质和质量都相同。而现代科学实验表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数。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道尔顿的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

A. ①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D 【解析】 (1)原子是可以再分的,且并不是实心球;(2)由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决定了原子的质量,而自然界中有许多质子数相等、中子数不等的原子,如?C12和C14,原子核内均有6个质子,前者原子核中有6个中子,后者原子核中有8个中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