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A.用稀盐酸除去生石灰中的石灰石
B.用足量的水除去碳酸钙中的碳酸钠
C.用氢氧化钡除去硝酸钾中的硫酸铜
D.用氢氧化钾除去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石灰石和生石灰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错误.
B、碳酸钠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错误.
C、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
D、碳酸钠不与氢氧化钾反应,不能除去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错误.
故选:BC.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按要求填空.

(1)图中3至10号元素位于第二周期,11至18号元素位第三周期,分析其规律可知,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2)表中9号和17号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易得到(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由此推断,钠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F.
(3)请用表中①②③三种元素组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式:HNO3(写出一种即可).
(4)A、B、C、D是1~18号元素中的四种元素,B原子有三个电子层,第一层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少1;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D原子的核电荷数比C原子的核电荷数多2.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二周期.
②B的离子符号为Mg2+,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③A与D两种元素可组成微粒个数比为1:1的物质,其化学式为Na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氧元素B.氧分子C.氧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通过下列实验得出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1
④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校化学学习小组准备用生石灰制取氢氧化钠固体,他们进行如下探究过程.请根据他们的探究回答问题.
【查阅资料】
温度(℃)020406080100
NaOH 的溶解度42109129174314147
Ca(OH)2 的溶解度0.180.160.140.120.090.07
【设计实验、制取氢氧化钠】
步骤①:将一定量的生石灰加入一只洁净的烧杯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 
步骤②:将所得的混合溶液冷却至室温.
步骤③:将冷却后的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A和溶液B.
(1)过滤操作中,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过滤必须用到玻璃仪器是漏斗.
【提出问题、假设痏想】
(2)固体A中的成分是什么?
甲同学认为是:CaC03
乙同学认为是:CaCO3和Ca(OH)2
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丙同学认为是:NaOH
丁同学认为是:NaOH、Ca(OH)2
戊同学认为是:NaOH、Na2CO3
【验证猜想、实验探究】
(3)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甲、乙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甲同学:用一支洁净的试管取少量固体A,再加入过量稀盐酸固体溶解,产生气泡自己的猜想正确
乙同学:用一支洁净的试管取少量的固体A,加水,充分振荡.向上层清液中滴加
酚酞试液 
上层清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自己的猜想正确
【交流表达、反思评价】
(4)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能(填“能”或“不能”)证明固体A的成分,理由是过量的稀盐酸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能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最终同学们确定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5)同学们得到的固体A8.7g.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加热浓缩、蒸发结晶得到ll.lg固体,则固体A中所含的CaC03的质量是5g;
(6)同学们结合对固体成分的探究.经过讨论确定了丁同学对溶液B的猜想正确,理由是氢氧化钙是过量的.
【拓展延伸、巩固提高】
(7)同学们欲将溶液B加热浓缩,加热不久.溶液出现浑浊.只好停止加热.请解释加热时溶液出现浑浊的原因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加热时部分氢氧化钙析出,于是,同学们立即变换方案.向B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将滤液加热浓缩至饱和,降温、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比较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A物质50g;在6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B物质100g,则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为(  )
A.无法比较B.A=BC.A<BD.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与我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是关于燃烧的三个实验,请回答问题.

【实验1】a、b、c三处物质中能够燃烧的是a(填字母序号),其燃烧时伴随的现象是产生黄色火焰,放出大量白烟,放出热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实验2】集气瓶中充满氧气,胶塞处装有一对石墨电极,分别接到电源的正负两极,电极之间连有一段很细的铁丝.实验时,通入20v的直流电,能够看到铁丝剧烈燃烧.从燃烧的条件的角度分析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铁丝为可燃物,集气瓶中充满氧气,通电后,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温度升高至铁丝的着火点,因此铁丝可以燃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实验3】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再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继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这个实验使你对燃烧条件产生的新认识是燃烧不一定总需要氧气助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向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过滤,滤纸上剩下的固体物质是(  )
A.B.C.氯化铜和铜D.铁和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铁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之一.
(1)家中常用铁锅炒菜是利用了铁的物理性质:导热性.
(2)以下是与铁有关的化学反应实验.属于工业炼铁的反应是③(填标号).
写出以下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该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选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或“置换反应”).

(3)铁制品容易生锈,铁生锈实际上是铁跟氧气和水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为防止家中铁锅生锈,你采取的措施是保持铁锅表面干燥(答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