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实验操作后,烧杯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CaCl2
(2)在第②步实验操作中,观察到的一项实验现象是:碳酸钙固体物质不断溶解,有气体产生;
(3)计算原混合物样品中CaCl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g).

分析 (1)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钙易溶于水,据此确定加水溶解后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
(2)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3)加入稀盐酸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烧杯内质量的减少的质量即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据此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碳酸钙的质量,进而计算出原混合物样品中CaCl2的质量.

解答 解:(1)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钙易溶于水,第①步实验操作后,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是CaCl2.故答案为:CaCl2
(2)碳酸钙不溶于水,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故在第②步实验操作中,可观察到碳酸钙固体物质不断溶解,有气体产生.故答案为:碳酸钙固体物质不断溶解,有气体产生.
(3)反应中生成CO2的质量为:13.2g+100g+100g-208.8g=4.4g.
设原混合物中CaCO3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4.4g
 $\frac{100}{x}=\frac{44}{4.4g}$       x=10g 
原混合物样品中CaCl2的质量为:13.2g-10g=3.2g
答:原混合物样品中CaCl2的质量为3.2g.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一些有关水的知识.请你回答:
(1)请列举水在实验室中的一种用途洗涤仪器;
(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若过滤后所得滤液仍然浑浊,其可能原因是滤纸破损.
(3)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电解一定量的水时,当正极产生的气体为8mL,则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为16mL.
(5)从资源角度看: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是净化河水的简易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C.
A.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
B.利用这个净化水的装置不可以把硬水软化
C.此装置中活性炭只起到过滤的作用
D.利用此装置净化得到的水还不能作为饮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填写化学方程式并简答有关的内容:
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简答
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生成物的颜色为黑色
红磷燃烧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
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产生蓝色沉淀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会引起的一种环境问题是形成酸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
 待鉴别的物质鉴别试剂
A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无色酚酞试液
B海水和蒸馏水硝酸银溶液
C氧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D铜和黄金稀盐酸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鉴定是常用的物质检验方法之一,是根据一种物质的特殊性质,用化学方法检验它是不是这种物质.
(1)①甲同学学习农民伯伯的做法:将适量消石灰【Ca(OH)2】和硫酸铵放在手心里搓,通过闻气味来检验是不是氮肥,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样做的原理:(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②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法检验铵盐(所用硫酸铵、氧氧化   钠、试纸均未失效).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纸的颜色无明显变化,可能的原因是:没有加热(或反应物浓度过低).(写出一个原因即可)
(2)若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Na+、Cl-、CO32-、SO42-四种离子,老师要求同学们分别用三种试剂先后检验出三种阴离子(要求每加入一种试剂能够检验出一种离子),并且待测溶液只能取一次.第一步操作:取一试管,加入待测溶液适量,再向其中加入硝酸;此实验的最后一步操作是:静置,在上层清液中加适量硝酸银溶液,确定最后检出离子的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物质中,不可能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是(  )
①单质 ②氧化物③化合物 ④混合物.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
(2)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3)白磷在氧气中燃烧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
(4)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氢气+氧气$\stackrel{点燃}{→}$水
上述反应(2)(填序号)是属于分解反应,(1)(3)(4)(填序号)是属于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请参与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提出问题】在平时探讨酸的性质时,我们通常是讨论酸的水溶液.究竟水在酸显示酸的特性时扮演什么角色呢?

【确定研究对象】以我们最熟知的盐酸(氯化氢的水溶液)和氯化氢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氯化氢溶于水时解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而溶于干燥的甲苯(一种有机溶剂)时仍以氯化氢分子的形式分散(如图1).
【设计与实验】(请完成下表)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
测定导电性氯化氢的水溶液:导电性良好氯化氢的水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氯化氢的甲苯溶液:不导电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与镁作用氯化氢的水溶液:有气泡产生化学方程式:
Mg+2HCl═MgCl2+H2
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没有明显现象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没有解离出氢离子
与固态碳酸钠作用氯化氢的水溶液:产生气泡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没有气泡产生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没有解离出氢离子
【讨论与反思】盐酸的酸性是因为氯化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解离出了氢离子(H+).
水对酸显现其酸性性质非常重要.还有哪些实例或实验也可以体现水对酸显现其酸性性质的重要性呢,是否没有水,酸就不能显现酸性性质呢?(此问不作答,请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关注.)
【拓展探究】该学习小组又尝试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氯化氢气体与氨气反应的实验探究,活塞K1、K2、K3、K4、K5均关闭(装置气密性好).通过调节活塞,用排石蜡油的方法在B管中收集满了氨气.通过调节活塞K1、K2、K3,在干燥的A管中充入与大气压强相等的干燥氯化氢气体,其操作是打开K1、K2,与K2处导管口连接并通入干燥的HCl气体,集满后,先关闭K2,再关闭K1.在不用任何试剂的情况下,当看到K1导管口处有大量白雾出现现象时,说明A管中已收集满了氯化氢气体.打开K3,氯化氢气体与氨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一种铵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3+HCl=NH4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在t1℃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60g a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饱和g溶液.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3.3%.(保留一位小数)
(3)将等质量的a、b、c三种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低到t1℃,出现的现象是a、b的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c中没有晶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