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尿不湿”最关键的材料是聚丙烯酸钠,其吸水性是棉花或纸张的数十倍。它是由丙烯酸(C3H4O2)与氢氧化钠经过一系列复杂反应制得的。下列有关丙烯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B. 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2
C.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D. 一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除去氧化铜中的碳粉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
A. .在氧气流中加强热 B. 加水过滤
C. .加热 D. 用筛子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贵州省毕节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将一定量的石灰石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4.4g气体,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计算:反应前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毕业暨高中招生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实验是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小明用图1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气球应处于________(填“膨胀”或“收缩”)状态。实验结束后,活塞停在________mL刻度处。
(2)小天用图2操作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他_____(填“能”或“否”)成功。
(3)图③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小豪同学发现该操作中还缺少一种仪器,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毕业暨高中招生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生活中常用湿润的PdCl2试纸来检测CO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已知CO与Pd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PdCl2+X═2HCl+Pd↓+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X为H2O
B. 从生成物的角度分析,金属Pd应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后
C. 反应前后只有Pd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 实验后,所得溶液pH<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毕业暨高中招生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图甲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乙为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镁离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
B. 钱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 镁原子的质量为24.31
D. 镁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5月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加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且试管发热。在分组实验中,部分小组的同学发现:试管中出现白色不溶物。
(1)请你写出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提出问题一)为什么有的小组会出现白色不溶物?
(实验探究一)在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形状大小相同、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实验记录如表:
试管 | A | B | C | D |
镁条的长度/cm | 1 | 2 | 3 | 4 |
不溶物 | 无 | 少量 | 较多 | 很多 |
(实验结论)通过上表可知,出现白色不溶物与_____有关。
(2)(提出问题二)白色不溶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AgNO3与可溶性氯化物反应,生成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硝酸反应的白色沉淀。
②Mg(OH)2和Mg(OH)Cl均为白色固体,不溶于水但能与稀盐酸、稀硫酸等反应生成盐和水。
(提出猜想)
猜想1:是没有参加反应的镁条;
猜想2:是生成的MgCl2过多而析出晶体
猜想3:是生成的Mg(OH)2白色沉淀;
猜想4:是生成的 Mg(OH)Cl白色沉淀。
(实验探究二)
将上述(实验探究一)D试管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并将得到的白色不溶物分成三份,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1 | 滴加适量_____ | 白色不溶物消失,无气体产生 | 猜想1不成立 |
实验2 | 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充分振荡 | 白色不溶物没有减少; | 猜想2_____(“成立”或“不成立”) |
实验3 | ①滴入足量的稀硝酸 ②再向①中继续滴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 ①_____; ②_____。 | 白色不溶物一定含有氯元素,说明猜想3不成立,猜想4成立 |
(实验反思)
①甲同学对上述实验3的结论提出质疑,他认为实验3设计不严密,要验证猜想4是否成立,在进行实验3之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
②在老师的指导下,实验小组最终确定白色不溶物是Mg(OH)Cl,请写出Mg(OH)Cl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5月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从《中国成语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中国诗词文化大放异彩,很多成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火要虚”是说氧气浓度越高,可燃物燃烧越旺
B.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D. “沙里淘金”与“百炼成钢”蕴含的化学原理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此时关于硝酸钾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溶液仍是饱和的 B. 溶剂质量没变 C. 溶质质量没变 D. 溶液质量没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