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醋酸(C2H4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由三种元素组成
B、由8个原子构成
C、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化学式来分析.
解答:解:A.由醋酸的化学式C2H4O2可知,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正确;
B.醋酸是由醋酸分子构成的,1个醋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共8个原子,错误;
C.在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2×2=24;氢元素的质量为:1×4=4;氧元素的质量为:16×2=32;由此可见醋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正确;
D.由醋酸的化学式C2H4O2可知,醋酸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乙两种晶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2℃时将20g甲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的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t2℃时乙的某不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该过程中溶质的质量
 
(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3)将t2℃时甲、乙晶体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甲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
 
(填“>”、“=”或“<”)乙溶液析出的晶体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A、B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g,该温度时,将30gA物质假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假设温度不变),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2)a点的含义是
 

(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物质是
 

(4)从A、B的混合物中分离A物质,一般采用
 
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初中常见的6种物质A~F,由H、C、O、Na、S、Ca、Fe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1)常温下,固体A与液体B反应,无气泡冒出,该反应在生活中可用于加热食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固体C常用作干燥剂,但不能干燥CO2.则C的溶液的pH
 
7(填“<”、“>”或“=”),CO2不能用固体C干燥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将固体D久置于空气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E的溶液,得到黄色溶液,同时有气泡冒出.该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4)向F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E中的一种,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溶液变浑浊.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变化前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一定减少
b.F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c.F可能是Ca(OH)2,加入的物质可能是Na2CO3
d.向上述浊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转化,则甲、乙、丙可能是(  )
A、H2O2、H2O、O2
B、C、CO、CO2
C、CaO、Ca(OH)2、CaCO3
D、NaOH NaCl Na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鉴别下列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A、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
B、纯铝和硬铝--比较硬度
C、碳酸钠和氯化钠--稀盐酸
D、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点燃闻气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了探究影响锌与稀硫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用相同的三块锌片进行了以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
A、对比实验①和③,研究硫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B、对比实验②和③,研究硫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C、对比实验①和③,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D、对比实验①和②,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废铜屑制取硫酸铜,有甲、乙两种实验方案可供选择:
甲方案:铜屑
浓硫酸
硫酸铜
[Cu+2H2SO4(浓)
  △  
.
 
CuSO4+SO2↑+2H2O]
乙方案:铜屑
空气中
氧化铜
硫酸
硫酸铜
(1)请写出乙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你认为甲、乙两种方案哪个更合理?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我市初三学生5月16日进行理化实验操作考核,其中一项是“配制50g 6%的氯化钠溶液”.该实验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

(1)需要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是_
 
g,右边的托盘上需放左边的托盘相等质量的纸,其目的是
 
;若称量时A出现了右盘略低的现象,接下来的具体操作是
 

(2)量取水时,应选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而不选用100mL的量筒,其目的是
 

(3)C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4)D中所贴标签有不妥之处,并在方框中写出你认为适合的内容.
(5)小明同学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如下操作,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偏小的有
 

A.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
B.氯化钠固体不纯;
C.量筒量取水前先用蒸馏水润洗;
D.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
E.按照图B的方法读数;
F.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洒落在瓶外
G.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留有少量蒸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