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标出的是有关巧克力精美包装的组成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所标物质中为金属材料的是
 
,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2)巧克力包裹的外衣为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
 
性.
(3)写出直接表示铝比铁活泼的化学方程式:
 

(4)铝比铁活泼,但铝箔比铁螺丝钉耐腐蚀.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
 
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1)根据铝箔是铝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而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进行解答;
(2)根据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延展性进行解答;
(3)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解答;
(4)根据铝能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进行解答.
解答:解:(1)铝箔是铝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而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2)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延展性;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铝能和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铁和氯化铝,化学方程式:2Al+3FeCl2=3Fe+2AlCl3
(4)铝能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所以铝比铁活泼,但铝箔比铁螺丝钉耐腐蚀.
故答案为:(1)铝箔;塑料;
(2)延展;
(3)2Al+3FeCl2=3Fe+2AlCl3
(4)铝易与氧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一定量的粗盐,除含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要除去杂质得到精盐,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序号①-⑥表示实验操作步骤,所加的试剂均过量):

根据上述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写出操作②中发生反应的反应式
 
;写出操作③中发生反应的反应式
 
,操作④中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NaHCO3饱和溶液中,镁条消失并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固体.为确定产生的气体和白色固体的成分,该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收集并点燃产生的气体,火焰呈淡蓝色,火焰上方罩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无现象,则该气体为
 

(2)对白色固体做出如下猜测并进行实验:
【猜想假设】①白色固体可能是Mg(OH)2
②白色固体可能是MgCO3
③白色固体可能是
 

【查阅资料】①:Mg(HCO32能溶于水;
②:MgCO3、Mg(OH)2加热易分解,分别生成两种氧化物.
③:碱石灰主要成分是NaOH和CaO的混合物.
【进行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①取洗净后的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
 
观察到
 
白色固体一定含有MgCO3
②秤取一定量白色固体,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将产生的气体先通入碱石灰,再通入浓硫酸,分别称量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 碱石灰增重,浓硫酸不变
 
【反思评价】其他同学认为上述结论不正确,原因是
 
.改进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测定某Cu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化学小组的同学取CuSO4溶液100g,向其中滴加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共用去NaOH溶液80g,过滤,得到滤液175.1g.请计算:
(1)该反应生成沉淀
 
g;
(2)该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温馨提示:CuSO4+2NaOH═Cu(OH)2↓+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宋代中国火药的军事运用已经相当成熟,使得中国的科技遥遥领先于世界.火药的主要成分由硝酸钾、硫黄和木炭组成的混合物.黑火药着火时,发生如下化学反应:2KNO3+S+3C=K2S+N2↑+3CO2↑回答下列问题:
(1)在火药燃烧的反应中,
 
(填“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
(2)某硝酸钾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①t1℃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NaCl
 
KNO3(填“>”、“=”或“<”).
②t2℃时,将 30g 硝酸钾固体投入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是
 
.g.
③KNO3 溶液中含有少量 NaCl,得到较纯净的 KNO3固体的主要步骤依次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洗涤、烘干.在洗涤硝酸钾时,往往用饱和的 KNO3 溶液,试分析该方法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常利用如图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
(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2)以上A装置有一处明显错误,请加以改正
 
,利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完成后面的实验.
(3)欲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某同学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红色,原因是
 

(4)将CO2和CO的混合气体通过F装置(液体药品均足量),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 b,打开活塞a,广口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此时从导管c逸出的气体主要是
 
,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滴入广口瓶中,此时溢出的气体主要是
 
,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味精是常用的调味品,它的鲜味来自于其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化学式是C5H8NO4Na,该物质易溶于水,与AgNO3不反应).另外还含有NaCl(其他成分不考虑).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称取5.0g味精配制成50g溶液,量取蒸馏水的量筒规格是
 
mL (填序号).
A.10mL   B.50mL    C.100mL
(2)如图是配制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3)为测定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①向所配置的50g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该反应是否进行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后,在上层清夜中继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
 
产生.
②过滤后,洗涤、干燥,称量氯化银固体,最后计算出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③在其他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若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仰视刻度量取蒸馏水,则所配制溶液中谷氨酸钠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某注射用药液的配置方法如下:
①把1.0g药品溶于水配制成4.0mL溶液a;
②取0.1mL溶液a,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b;
③取0.1mL溶液b,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c;
④取0.2mL溶液c,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d;
由于在整个配置过程中药液很稀,其密度可近似看做1g/cm3,最终得到的药液(溶液d)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质量均为mg的锌粒和铁粒(颗粒大小、形状均相同),分别和100g溶质质量分数均为9.8%的两份稀硫酸反应,反应情况如图所不.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两图中的a均代表
 
(填“锌’或“铁”)与硫酸的反应,若要使b斜线向a斜线靠拢,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填写一种方法);
(2)图1的情况可能是
 
 (填序号).
A.锌正好完全反应,铁过量    B.铁正好完全反应,锌过量
C.锌和铁都没有剩余,酸过量  D.铁和锌均过量,酸不足
E.锌和铁都有剩余,且剩余固体质量相等
(3)满足图2情况的m取值范围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为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其中既可行又简便的是(  )
A、将Zn分别加入FeSO4、CuSO4溶液中
B、将Zn、Fe 分别加入CuSO4溶液中
C、将Fe分别加入ZnSO4、CuSO4溶液中
D、将Fe、Cu分别加入ZnSO4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