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101网校同步练习 初三化学 人教社(新课标2001年通过) 人教实验版 题型:022
有A、B、C、D四种物质的溶液中,含有Na+、Fe3+、Cu2+、Ag+、、、OH-、Cl-等8种离子.现将四种稀溶液两两混合有如下现象发生:
(1)A+B→蓝色沉淀↓
(2)D+C→白色沉淀↓(此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3)B+D→红褐色沉淀↓
根据上述现象推断各物质,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101网校同步练习 初三化学 人教社(新课标2001年通过) 人教实验版 题型:022
根据要求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A组:水,盐酸,纯碱,氯化钡溶液,胆矾溶液
B组:铁,生石灰,硫酸,烧碱溶液,硝酸银溶液
只准利用A组中的一种物质与B组中的一种物质起化学反应,每种物质只准利用一次,且符合下列要求,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________
(2)置换反应________
(3)中和反应________
(4)复分解反应________
(5)生成物之一为CO2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101网校同步练习 初三化学 人教社(新课标2001年通过) 人教实验版 题型:022
某同学发现他家菜园中的蔬菜生长迟缓,便施用了一种氮肥,下图是氮肥包装标签的部分文字,这种氮肥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其纯度(即化肥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101网校同步练习 初三化学 人教社(新课标2001年通过) 人教实验版 题型:022
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证明O2中混有CO2的装置内应盛________.
(2)贮气:
①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时,气体从装置________端通入,若用排空气法收集CO2时,气体从装置________端通入.
②若用排水法收集O2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装置________端通入.
③若要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进行实验时,水应从________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101网校同步练习 初三化学 人教社(新课标2001年通过) 人教实验版 题型:022
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一种物质为单质,另外两种物质组成元素相同.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若甲为单质,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2)若丙为单质,则甲为________;乙为________;丙为___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101网校同步练习 初三化学 人教社(新课标2001年通过) 人教实验版 题型:022
A、B、X、Y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气体,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请写出:
(1)Y、X的化学式:Y_________X_________.
(2)CuO→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101网校同步练习 初三化学 人教社(新课标2001年通过) 人教实验版 题型:022
一木块漂浮于50℃时KNO3的饱和溶液中如图所示,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b所示的变化.
(1)由此推测出温度的改变是________(填“升温”或“降温”).
(2)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KNO3晶体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101网校同步练习 初三化学 人教社(新课标2001年通过) 人教实验版 题型:022
利用下图的装置可以洗气、检验、贮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证明一氧化碳中有二氧化碳,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_________;
(2)若用排水法贮备一氧化碳时瓶中应先盛满水,气体从_________通入;
(3)若要用水将装置中的一氧化碳排出,水应从_________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101网校同步练习 初三化学 人教社(新课标2001年通过) 人教实验版 题型:022
煤主要含有碳元素,如果把煤的燃烧看作碳与氧气的反应,煤在炉子里燃烧可能发生的反应有四个:①C+O2CO2,②2C+O22CO,③C+CO22CO,④2CO+O22CO2.
(1)当煤炉里氧气不足时,主要发生反应①、②、③,在这种条件下,燃烧的碳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比是_________.
(2)当煤炉里氧气充足时,主要发生反应①、②、④,在这种条件下,燃烧的碳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比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