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01833  101841  101847  101851  101857  101859  101863  101869  101871  101877  101883  101887  101889  101893  101899  101901  101907  101911  101913  101917  101919  101923  101925  101927  101928  101929  101931  101932  101933  101935  101937  101941  101943  101947  101949  101953  101959  101961  101967  101971  101973  101977  101983  101989  101991  101997  102001  102003  102009  102013  102019  102027  211419 

科目: 来源:中华题王·九年级化学(上册·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58

细铁丝是________色的固体.它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做此实验时,要把铁丝盘成螺旋状,其目的是________.而且集气瓶中要预先加少量水,其目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中华题王·九年级化学(上册·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58

如图,烧杯中盛有水,两个体积相等的集气瓶中都充满了氧气,夹紧止水夹,并迅速将分别盛有适量燃烧着的红磷、硫粉的燃烧匙伸入A、B瓶中,塞紧瓶塞,待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则可见水往________里流,这是因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中华题王·九年级化学(上册·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58

食盐和碱面(碳酸钠)、酱油和黑醋(黑色的醋)是家庭中常见的烹调用品.请你利用家中现有的条件,将它们区别开来.要求每组物质简单叙述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1)食盐和碱面:

(2)酱油和黑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中华题王·九年级化学(上册·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58

如图所示,空瓶A连接玻璃弯管B,并在B中装有少量红墨水,A瓶口中套入一支大试管C,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氧气,用橡皮塞塞紧.实验前弯管B处水面平衡,实验开始时,将燃烧匙D内的木炭点燃,迅速插入C管中,试回答:

(1)C管中的现象________;

(2)立即观察B中水面的变化情况________;

(3)过一会儿再观察B中水面的变化,结果恢复到原状态,试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中华题王·九年级化学(上册·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58

已知氧气和二氧化硫均不溶于汞,如图所示燃烧匙中盛硫粉,电炉丝通电加热引燃硫,容器内盛有氧气,U型管内盛汞.反应前U型管两侧汞液面持平.通电加热,硫反应后,左侧汞液面上升,右侧下降,恢复到原温度时,汞液面又持平.

(1)由实验现象可知________.

(2)若U型管内盛的不是汞而是水,其现象为U型管左端水柱最后下降而右端上升,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中华题王·九年级化学(上册·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58

三个集气瓶分别充满了空气、氮气和氧气,试用简单的方法加以鉴别.(描述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中华题王·九年级化学(上册·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58

如图所示是铝箔在氧气里燃烧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铝箔是________色固体,它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属于________反应.

(2)做此实验时,要在铝箔的一端裹一根火柴,它的作用是________.点燃火柴后,要待火柴快燃尽时再把铝箔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其目的是________,伸入时,需将铝箔由上而下缓慢插入,其原因是________.

(3)某同学在做“铝箔在纯氧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炸裂了,请你帮他分析一下原因.

(4)某同学取一段铝箔,在自己收集的一瓶氧气中做燃烧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应有的现象,请你帮他分析一下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5)铝箔在空气中和在纯氧中反应情况不同,这说明化学反应的剧烈程度除与压强、温度、催化剂等条件有关外,还与________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中华题王·九年级化学(上册·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58

19世纪末,科学家瑞利通过如下两种方法制得氮气,并测得其密度,从而导致科学上某项重大发现.请你参与他的科学发现过程,填写如下表格:

实验一:利用空气分离出氮气

实验二:用亚硝酸钠和氯化铵反应制取氮气,同时生成氯化钠和水.测得由此方法得到的氮气密度为1.250 8 g/L.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讨论:瑞利经过多次严密的实验,发现两种方法测得的氮气密度均有微小的差异,试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中华题王·九年级化学(上册·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58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操作有如下主要步骤:①将燃烧匙伸入广口瓶中,并塞上塞子;②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③先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④燃烧停止后,松开弹簧夹.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

(2)该同学在实验中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含量明显低于瓶容积的五分之一,请你分析造成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________;

(3)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

(4)通过该实验可得出关于空气成分的结论是:________;

(5)红磷燃烧结束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氮气.请结合本实验推测出氮气的四条性质: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中华题王·九年级化学(上册·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58

如图所示,是测定空气成分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胶塞.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写出上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