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01876  101884  101890  101894  101900  101902  101906  101912  101914  101920  101926  101930  101932  101936  101942  101944  101950  101954  101956  101960  101962  101966  101968  101970  101971  101972  101974  101975  101976  101978  101980  101984  101986  101990  101992  101996  102002  102004  102010  102014  102016  102020  102026  102032  102034  102040  102044  102046  102052  102056  102062  102070  211419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沪教课标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11期 总167期 题型:058

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丙三位同学各做了一个实验.

(1)甲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木炭和坩埚的总质量为m g;其燃烧后灰烬和坩埚的总质量为n g.m和n的关系为:m________n(填“<”或“>”或“=”).

(2)乙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光亮的铁钉的质量为x g;其生锈后的质量为y g.x和y的关系为:x________y(填“<”或“>”或“=”).

(3)丙同学实验测定的数据有: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a g;其反应后的混合物和烧杯的总质量为b g.a和b的关系为:a________b(填“<”或“>”或“=”).

(4)通过对三个实验的分析,你认为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________才能判断参加化学反应的的反应物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是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沪教课标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11期 总167期 题型:058

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亮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反应前天平平衡,取下锥形瓶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其倾斜,使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待充分反应后,气球膨胀,再将锥形瓶装置放回天平左盘,小亮同学却发现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请你分析这一现象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沪教课标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10期 总166期 题型:058

星期天是实验室开放日,小明来到实验室做有关氧气性质的实验时,发现,将木炭和石块分别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木炭能燃烧,而石块无论加热多长时间都不能燃烧,石块为什么不能燃烧呢?燃烧究竟需要哪些条件?于是他决定对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石块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能燃烧.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且物质具有可燃性是燃烧的首要条件.下列是小明做实验需用的物质:

①石灰石 ②氮气 ③铁丝 ④红磷 ⑤二氧化碳 ⑥蜡烛

其中具有可燃性的是________(填编号).

猜想和假设:①可燃物燃烧还要与氧气接触;②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实验设计:

下面是小明设计的验证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

(1)写出装置A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

(2)已知木炭是一种可燃物.需验证:木炭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燃烧(两个条件须分别验证),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燃烧.

在完成气密性检查后填装药品,并已设法在整个装置中充满了氮气.若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请设计后续的实验步骤,并按要求填表.

反思与评价:实验前,设法在整个装置中充满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沪教课标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10期 总166期 题型:058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火柴、蜡烛、烧杯三种实验材料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提出问题:物质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猜想与假设:1.有可燃物

2.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3.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设计与实验:

得出结论:想正确,燃烧必须同时满足________个条件,只要破坏________个燃烧的条件,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反思质疑1:氢气在氯气中能燃烧.燃烧是否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查阅资料1:镁条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细铁丝可以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棕黄色的烟;磷能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表达与交流:根据上述内容和课本中对“燃烧”的描述,你认为________________叫做燃烧.

反思质疑2: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

查阅资料2:含碳细铁丝燃烧时,其中的炭粒生成的CO2气体在熔融液态物质中形成气泡,熔融液态物质因气泡炸裂引起“火星四射”的现象.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细铁丝在纯氧中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沪教课标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9期 总165期 题型:058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CO2是否比吸入的空气中的CO2含量多”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

(1)根据实验现象,小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2)小明想进一步了解人体呼出和吸入的气体中CO2含量变化的原因,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这是由于在人体内的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发生了________交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沪教课标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6期 总162期 题型:058

林林所在的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休息日在林林家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一:在两个大小相同的玻璃杯内分别倒入同体积的凉开水,向其中一个杯子里加一小勺蜂蜜(主要成分是果糖),向另一个杯子里加一小勺白醋(主要成分是醋酸),该小组同学立即品尝两个杯子里的水,发现放蜂蜜的杯子里的水基本不甜,而放白醋的杯子里的水很酸.这说明白醋中的醋酸分子的运动速率比蜂蜜中果糖分子的运动速率________(填“快”或“慢”).林林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醋酸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果糖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小,这说明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的物质其分子的运动速率就越________(填“快”或“慢”).

根据上述信息,林林和该小组的同学在周一的实验课上,又根据课本习题中的小魔术——“把分别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两根玻璃棒相互靠近,两棒中间就会产生一股白烟”,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二:在如下图所示的玻璃管两端甲处塞着蘸有浓氨水的棉花,乙处塞着蘸有浓盐酸的棉花,若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分子(其组成为NH3)和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分子(其组成为HCl)接触时会产生大量的白烟,你认为产生白烟较多处应在________(填“A”、“B”或“C”)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沪教课标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6期 总162期 题型:058

小明同学在课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100 mL水,向水中放入一块糖,立即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水平线,过一会儿发现糖块“消失”了,而液面比原来的水平线降低了.通过这一现象,你推测分子具有哪些性质?为了进一步验证你的结论,请你分别列举生活中的一个事例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沪教课标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5期 总161期 题型:058

如图1所示是改进的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2所示是课本中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电解水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

(2)用玻璃三通管将图1装置电解水时产生的气体混合在一起,点燃用该混合气吹出的肥皂泡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

(3)图1实验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

(4)与图2装置相比,用图1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的主要不足之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沪教课标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5期 总161期 题型:058

某化学兴趣小组实验测出,人在呼吸过程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变化如下表所示:

(1)请你判断:X是________.

(2)请你回答:因参与人体新陈代谢而消耗的气体是________.为了检验这种气体,你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简述操作方法和现象).

(3)请你分析:X气体在呼吸过程中虽然没有参与化学反应,但在呼出的气体中它的体积分数却减少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沪教课标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5期 总161期 题型:058

如图所示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收集到气体A和气体B.请回答:

(1)电解水时,将________转化为化学能.

(2)通电一段时间后,A、B两管中水位均有所下降,其中________管水位下降较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检验气体A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4)在该实验中,常常需要向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这是为了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