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人教课标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3期 总159期 人教课标中考版 题型:058
下图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观察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上图中有标记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指出该装置图中的四处错误.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3)实验开始时,应先检验装置的________,停止加热时,应先________,后________,这是为了防止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人教课标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3期 总159期 人教课标中考版 题型:058
以下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
(1)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2)实验仪器主要有:铁架台(带铁夹)、导管、单孔橡皮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玻璃片等.
(3)盛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________倾斜,这是为了防止________.
(4)盛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这是为了防止________.
(5)集气瓶中注满水的方法是:________.
(6)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________.
(7)表明氧气已经集满的现象是:________.
(8)停止实验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停止加热,这是为了防止________.
(9)收集满的集气瓶应________放在桌面上,这是因为________.
(10)实验步骤如下:a.给试管加热;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c.熄灭酒精灯;d.装高锰酸钾于试管中;e.将导管移出水面;f.检查装置的气密性;g.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且集气瓶注满水倒置于水槽中.正确的顺序应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人教课标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3期 总159期 人教课标中考版 题型:058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很多.如:
A.加热高锰酸钾
B.分解过氧化氢
C.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你在C处再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2)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①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
②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________,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③因为氧气________,故可用排水法收集,集满后,将集气瓶________(填“正”或“倒”)立在桌面上;
④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生试管破裂,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加热时试管口朝上 b.试管外壁有水,未擦干即加热 c.预热后,用酒精灯外焰对准受热部位加热 d.没有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便停止加热
(3)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图所示,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人教课标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2期 总158期 人教课标中考版 题型:058
根据2009年6月5日某市环保局正式发布的2008年环境状况白皮书介绍,该市2008年环境空气达到优秀、良好级别的天数为295天,比上一年少了2天.城市环境空气中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SO2、NO2的年平均值比上一年上升了55.2%和14.6%,可吸入颗粒物与上一年基本持平,仍劣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该市的酸雨发生率为33.2%.
(1)请你分析,该市城市环境空气中各种污染物主要来自(答出两点):
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
(3)请你对改善该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提出两条建议:①________;②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人教课标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2期 总158期 人教课标中考版 题型:058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 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中,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 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 mL刻度处推至15 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 mL刻度处,则说明________.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
(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人教课标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2期 总158期 人教课标中考版 题型:058
小军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认为可用木炭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依据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小军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热的木炭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并未发现倒吸现象.经过认真分析,小军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答一条)________________.
(2)小军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和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人教课标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2期 总158期 人教课标中考版 题型:058
实验室中红磷长期存放时,若密封不好会变得很潮湿.查阅资料可知:红磷能被氧气氧化生成五氧化二磷.甲、乙两同学为探究具有吸水性的物质究竟是红磷还是五氧化二磷,设计了两个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Ⅰ:将盛有5 g干燥红磷的烧杯放入充满稀有气体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在其中放入盛有20 mL水的小烧杯.
实验Ⅱ:将盛有5 g干燥红磷的烧杯放入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在其中放入盛有20 mL水的小烧杯.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两个实验均采用相同的5 g红磷和20 mL水作为实验对象的原因是:________,实验Ⅰ中使用充满稀有气体的密闭容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Ⅰ中的红磷没有什么变化,实验Ⅱ中的红磷变潮湿且质量增大,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人教课标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2期 总158期 人教课标中考版 题型:058
你一定在实验室里做过铁丝燃烧的实验吧.请你描述一下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小华同学把铁丝绕成螺旋状缠在火柴梗上点燃后,伸入到他收集的氧气瓶中,却没有观察到铁丝燃烧的现象.请你帮他分析可能的原因?(至少答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人教课标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2期 总158期 人教课标中考版 题型:058
在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一定量的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后,打开止水夹,水进入集气瓶内.装置如图所示.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内水面未上升到集气瓶内原气体体积的,试帮甲同学分析原因.(写出两条即可)
(3)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余的主要气体是氮气,从此实验中能得出氮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各是什么?(各写出一条)
(4)乙同学也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装置同上,只不过用蜡烛代替了红磷.当蜡烛燃烧停止,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能否达到集气瓶内原气体体积的?为什么?
(5)人每天都离不开氧气,某人呼吸时若要消耗20 mL氧气,试计算标准状况下,消耗空气的质量约为多少克?(已知标准状况下空气的密度为1.3 g/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