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人教课标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12期 总168期 人教课标中考版 题型:058
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酒精灯加灯罩的目的________.
(2)刚开始预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
(3)继续加热,观察到石灰水逐渐变浑浊,黑色粉末中出现红色物质.请你写出加粗部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试管②中撤出,并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待试管①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人教课标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11期 总167期 人教课标中考版 题型:058
实验室用MnO2作为KClO3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杨洋查阅资料得知,CuO、Fe2O3等氧化物也能对KClO3分解起催化作用.杨洋想知道它们的催化能力是否相同,于是在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获得数据如下:
(1)已知KClO3、KCl溶于水,在催化剂回收过程中,要进行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________.
(2)本实验中,三种催化剂催化能力最弱的是________,此催化剂在此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
(3)停止加热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原因是________.
(4)将MnO2加入到8%的过氧化氢溶液里,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_,为控制该反应的进行,请列举两个措施.
(5)利用表中数据,计算第2组实验中分解的KClO3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人教课标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11期 总167期 人教课标中考版 题型:058
下图是实验室中用于制取、干燥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实验课上同学们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并收集氧气,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若用C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进气口为________(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人教课标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10期 总166期 人教课标中考版 题型:058
小明和小亮利用以下实验,对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其总质量是否相等进行了实验探究.
小明将药品与装置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后取下,将橡皮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白磷.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观察到质量相等.
小亮将打磨干净的镁条、石棉网和坩埚钳一起放在电子天平上称量,然后在石棉网上方用坩埚钳夹住镁条点燃,再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与石棉网、坩埚钳一起放在电子天平上称量,发现质量减轻了.
[实验现象及结论]
(1)小明的实验要求实验装置必须________,小明实验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
(2)小亮实验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小亮同学通过实验认为:化学反应的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他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请你分析质量减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人教课标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10期 总166期 人教课标中考版 题型:058
根据下列图示实验,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类型.
(1)________( )
(2)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人教课标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9期 总165期 人教课标中考版 题型:058
为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三位同学分别做了如下三个实验:
实验一:称量镁条,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再称量;
实验二:将盛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烧杯中,称量,然后取下小烧杯并将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与碳酸钠粉末接触,充分反应后称量;
实验三:将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和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把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再称量.
三位同学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1)从数据上看,在三个实验中,实验________正确反映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2)其他两组实验的化学反应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理由是________.
(3)由此可得结论:用实验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时,必须在________体系中进行.
(4)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种类
(5)2008年奥运会“祥云”火炬中燃料燃烧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xH8+5O23CO2+4H2O,则x的数值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人教课标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9期 总165期 人教课标中考版 题型:058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化学史时发现:早在300多年前,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一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一种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质量增加了,由此得出反应前后质量不守恒.之后,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密闭玻璃瓶内燃烧金属,发现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由此得出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这两位科学家的实验相似,为何结论不同?该学习小组沿着科学家的足迹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完成以下相关内容.
(1)交流讨论:两位科学家得出不同结论究竟与哪些实验因素有关?________.
(2)提出假设:若用同种金属、同一容器进行实验,两位科学家得出不同的结论主要是由于________的缘故.
(3)实验验证:(已知,钠在空气中受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固体)
(4)得出结论:假设成立.
依据以上实验事实,解释两位科学家的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人教课标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8期 总164期 人教课标中考版 题型:058
下图是NO2气体和空气混合的实验示意图,观察图中A、B、D的表示方法,在C处画出相应的气体组成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人教课标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5期 总161期 人教课标中考版 题型:058
如图是某学生设计的过滤操作示意图.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图中有________处错误,说明改正方法:________.
(2)该学生在做过滤操作实验时,发现经过滤的液体仍然有浑浊现象,请你帮他找出造成此现象的两种可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人教课标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4期 总160期 人教课标中考版 题型:058
将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如图所示放在实验台上.(提示:无色酚酞遇浓氨水变红)
(1)用________吸取浓氨水,滴在管口的棉花上(10~15滴).
(2)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_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这一实验说明了________.
(4)某同学做实验时,由于操作错误,结果观察到管口棉花变红色,而滤纸条不变色,其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