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题网九年级上化学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2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电解水实验,测定两极溢出气体的体积,记录如下: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正极上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填名称);
(2)电解开始阶段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不符合理论比值的原因是________;
(3)自第________分钟起,每分钟内阴极与阳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理论比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题网九年级上化学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22
(实验探究题·2005年,山东)测定氢气和空气混合气体的爆炸范围的实验如下所述:取10只大试管,依次盛水90%、80%(体积分数)……再用排水法收集氢气,而后分别把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实验结果如下:
(1)当空气与氢气混合气体点燃发生爆炸时,氢气的体积分数范围约为________.
(2)初中化学实验中对氢气验纯的方法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试管口向下,用拇指堵住管口,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发出“噗”的声音,表明氢气已纯净.试根据本题的实验结果评价上述说法的真正含义________.
(3)若氢气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时爆炸力最强,则这时空气里氢气的体积分数约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题网九年级上化学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22
(新情境题)第21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幕时,放飞了数以万计的彩色气球.用你所学物质的化学性质及下表提供的数据(常温),分析充灌气球最好选用的气体是_________.(已知常温时空气的密度为1.29 g/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题网九年级上化学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22
干涸的深井,久未开启的菜窖底部存在着二氧化碳,由于它不能供给呼吸,人如果在含量较高的二氧化碳气体中会因窒息而死亡,因此,人们在进入这些地方之前,先进行灯火实验,原因是________,如果灯火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二氧化碳的含量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题网九年级上化学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22
从一支燃着的蜡烛,可观察到很多现象.如下图是燃烧中的烛火,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凹下的A部分,是固态、液态还是气态?________.
(2)对图中B部分的变化,下列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________.
①固态变液态 ②液态变气态 ③固态变气态
(3)火焰甲部分叫________,乙部分叫________,丙部分叫________.
(4)甲、乙、丙三部分温度最高的是________,最亮的是________,温度最低的是________.
(5)欲使烧杯内的水温度上升较快,则应利用火焰的哪一部分?
________.
(6)①用一个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在烧杯内壁上很快有一层________,说明蜡烛燃烧时有________生成.用另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杯壁上的石灰水变________,证明蜡烛燃烧时还有________生成.
②用一块碎瓷片放在蜡烛火焰的内焰中,有________色的________生成,说明内焰燃烧不充分,有部分碳没有被氧化.
③拿一根导管插入焰心,在导管口有________冒出,点火使它________,证明焰心处有可以________的气体生成.
④用一空纸筒罩在烛火的外面观察到大量________产生,说明了________.
(7)吹灭烛火时,可观察到有一缕白烟,这缕白烟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题网九年级上化学沪教版 沪教版 题型:022
请选用C、H、O、Ca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者是几种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
①打开汽水瓶盖时,大量逸出的气体是________;
②溶于水后会放出大量热的固体是________;
③我国建设的“西气东输”工程中,这里的“气”指的是________;
④在抢救危急病人时,用呼吸机输入的单质气体是________;
⑤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________;
⑥具有可燃性,炼铁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高炉气中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题网九年级上化学沪教版 沪教版 题型:022
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学方程式:
(1)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2)符合:化合物+单质化合物+单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题网九年级上化学沪教版 沪教版 题型:022
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
(1)________Fe+________H2O________Fe3O4+________H2
(2)________FeS2+________O2________Fe2O3+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