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022
(2005
年广东)我们的地球表面3/4被水覆盖,但世界上有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减少污染和节约用水是解决这一危机的重要措施.请回答:(1)
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农业污染.(2)
列举节约生活用水的两种方法________.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22
(2005
年黑龙江)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1)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A
物质属于________.(填物质分类)(3)D
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4)
分析以上微观过程模拟图,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________.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22
(2004
年南京)下列两个成语与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有关.请你任选一个,简述其中的化学原理.A
.百炼成钢(将反复烧红的生铁在空气中不断锤打,转化为钢.)B
.釜底抽薪(釜:指古代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薪:指柴火.)你选择的成语是
________.其中的化学原理:________.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22
(2004
年四川)完成下列各题(1)
盛夏,当天气又闷又热时,大气压较低,鱼池中常常出现鱼儿“浮头”现象(鱼缺氧,浮上水面呼吸).其原因是________.(2)
氯化氢(HCl)气体和空气在0℃、101Pa时的密度分别为1.629g/L和1.293g/L,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氯化氢约500体积.根据氯化氢的上述性质,实验室收集氯化氢最好采用________法,判断集气瓶中集满氯化氢气体的现象是________.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22
(2004
年浙江丽水)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消耗的能源急剧增加,森林、草原遭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二氧化碳气体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导致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为了保护环境,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加剧,从二氧化碳的释放角度考虑,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从二氧化碳的吸收角度考虑,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22
(2005
眉山)含硫煤燃烧排放到空气中的有毒气体主要是(1)
请举出两个方面有危害的实例①
________②________;(2)
为减少环境污染,对工厂排放的废气可用烧碱溶液吸收处理,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22
(2005
年长沙)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2005年5月22日上午11时零8分,我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员成功登顶,珠峰测量顺利展开.登山测量队员必备的物品之一是氧气瓶,此时氧气的作用是________;氧气与体内的葡萄糖(化学式为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22
(2005
年河南)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方法制取氧气(如图所示).(1)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
如果锥形瓶中的反应过于剧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3)
利用该装置还可制备的一种气体是________.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22
(2005
年安徽)人类发明并使用氟利昂(主要用作制冷剂)若干年后,科学家发现氟利昂进入大气层后,在紫外线照射下分解出的氯原子能消耗臭氧,其破坏臭氧层的循环示意图如下:(1)
请写出臭氧的化学式________.(2)
上述三步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________.(3)
经过上述①②③的反应过程后,反应物氯原子的个数是否发生变化?________(答:是或否).(4)
诺贝尔奖获得者莫里纳博士研究表明;“少量氟利昂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的影响”.请你根据循环示意图简要说明他的观点________.(5)
在科学家的建议下,国际社会签署了限制使用和消费氟利昂的协议,使得大气中氟利昂的含量得到了控制.请你根据本题提供的信息,就怎样有效保护环境谈一点建议或认识________.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22
(2004
年内蒙古赤峰)找出下面两组物质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这个规律分别在括号内选择适当物质填在横线上.(1)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