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04754  104762  104768  104772  104778  104780  104784  104790  104792  104798  104804  104808  104810  104814  104820  104822  104828  104832  104834  104838  104840  104844  104846  104848  104849  104850  104852  104853  104854  104856  104858  104862  104864  104868  104870  104874  104880  104882  104888  104892  104894  104898  104904  104910  104912  104918  104922  104924  104930  104934  104940  104948  211419 

科目: 来源:2008年湖北省荆州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043

草木灰是农村常用的一种钾肥,其中只有其有效成分K2CO3能溶于水.实验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草木灰中K2CO3的含量,称取该草木灰100 g用足量的水将其溶解.经过滤、洗涤(洗液并入滤液中)后,将滤液蒸发至80.4 g时停止加热并冷至室温,再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同时将生成的CO2用足量的石灰乳[Ca(OH)2]吸收.加入盐酸的质量m与石灰乳中增加的质量Δm的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坐标中曲线上A点的含义:________;

(2)草木灰中K2CO3的质量分数和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3)滤液中的K2CO3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湖北省武汉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043

实验室现有一瓶久置的2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 g.某同学取该溶液的1/10于锥形瓶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然后滴入稀盐酸,边加边振荡.当反应恰好完全时,用去稀盐酸的体积为17.40 mL.

已知:常温下,所用稀盐酸的密度为1.05 g/cm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l-35.5

(1)计算所用稀盐酸的溶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用此方法测得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有误差.若该同学的实验操作及计算过程均无误,则造成该误差的原因之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湖北省武汉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043

实验室现有失去标签的甲、乙、丙、丁四瓶试剂,都是初中科学实验室里常见的物质.其中甲、乙均为黑色固体粉末,丙、丁为无色的酸的稀溶液.为确定成分,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

固体溶解,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

(2)

固体溶解+NaOH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则甲是________(填化学式、名称均可,下同),乙是________.若要证明丙是稀硫酸,则可取少量丙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043

50 g Ca(NO3)2溶液与50 g K2CO3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干燥、称量,得到5 g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K2CO3+Ca(NO3)2CaCO3↓+2KNO3

请计算:

(1)参加反应的K2CO3的质量.

(2)过滤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043

化肥硝酸铵的化学式为(NH4NO3).试求:

(1)硝酸铵中N、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

(2)为了保证某一农作物获得3.5 kg氮元素,则需要________kg硝酸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043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填写序号,下同).

(2)t1℃时30 g 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________g.

(3)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湖北省咸宁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043

请根据下图提示,自编一道简单的计算题,并解答.

自编的题目:________

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湖北省十堰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043

钢铁工业是国家工业的基础,近年来我国粗钢产量一直在4亿吨以上,居世界首位.

(1)凌云钢铁厂每天需消耗1000吨含Fe2O3为80%的赤铁矿,该厂理论上可日产纯铁的

质量是________

(2)我国钢铁工业所需铁矿石50%依赖进口,某班同学为此开展了找矿活动,他们在一矿山采集了一批赤铁矿样品,在实验室称取了8克样品与24.5克3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假定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试求该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凌云厂认为含Fe2O3的质量分数达到40%以上的赤铁矿才有开采价值,该矿山是否有开采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湖北省十堰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043

次氯酸钠(NaClO)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消毒剂.

(1)在次氯酸钠中钠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配制100千克2%的次氯酸钠溶液,需要次氯酸钠的质量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河南省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043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在探究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1)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反应现象不同.请举出实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对比这两个反应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3)H2在加热条件下可以与CuO反应,生成Cu和H2O.

①亮亮同学利用图A装置完成了该实验.

实验步骤:先通入H2,再加热,实验结束后,先撤酒精灯,继续通入H2直至试管冷却.可观察到黑色CuO变成红色.

②明明同学利用右图B装置也完成了该实验.实验步骤:将铜丝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变黑后,迅速伸入盛有H2的集气瓶中,片刻可观察到黑色CuO变为红色.

对比A、B两套装置,B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

③在明明同学的实验中,当铜丝表明生成CuO后,若继续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至炽热状态时,则与H2反应较快;若只加热至红热状态时,则反应较慢,甚至没有明现现象.对比这两种情况,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4)在用废铜屑制取硫酸铜的实验中,有下列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甲方案:Cu+2H2SO4(浓)CuSO4+SO2↑+2H2O

乙方案:2CuO+O22CuO

CuO+H2SO4CuSO4+2H2O

①分别用上述两种方案制取80 g硫酸铜,甲方案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98 g,请计算乙方案中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多少?

②通过对比这两种实验方案及计算结果,你认为选用哪种方案更好?________;请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

(5)通过对上述实验的对比与分析可知,探究某一化学问题时,除了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恰当的实验装置外,还应考虑________等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