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04794  104802  104808  104812  104818  104820  104824  104830  104832  104838  104844  104848  104850  104854  104860  104862  104868  104872  104874  104878  104880  104884  104886  104888  104889  104890  104892  104893  104894  104896  104898  104902  104904  104908  104910  104914  104920  104922  104928  104932  104934  104938  104944  104950  104952  104958  104962  104964  104970  104974  104980  104988  211419 

科目: 来源:新教材完全解读 九年级化学 (下册) (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58

实验室常用石蕊试纸检验物质的酸碱性:酸性物质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物质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某同学欲探究碳酸具有酸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酸性,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请回答:

(1)该同学能否通过上述实验得出满意的结论?

(2)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请你设计还需进行的实验,以得出满意的结论(简述实验步骤和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完全解读 九年级化学 (下册) (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58

根据如图所示的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①②③三种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硫化氢(H2S)气体的发生装置与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相同,不同的是H2S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则制取H2S时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___和收集装置________相连接(均填装置序号).

(4)实验证明H2S的水溶液呈酸性,可将该气体通入装置E,则E中所盛放的指示剂应该是________,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完全解读 九年级化学 (下册) (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58

已知草酸(H2C2O4)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

H2C2O4CO↑+CO2↑+H2O

现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丙装置(图中a、b为活塞开关,分离、干燥前未打开)对生成的CO和CO2进行分离并干燥.供选用的试剂有:稀硫酸、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1)甲装置中盛放的是________;乙装置中盛放的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

(2)首先,打开活塞a,让混合气体通过甲、乙装置,能分离出来的气体是________,此时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要分离出另一种气体,则丙中应盛放的是________,其分离操作方法是________,该气体可用________法收集.此时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有一位同学要测定分离出来的CO气体的体积,请帮助该同学从如图所示的A、B、C三个装置中选择一个合理的量气装置________(填装置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完全解读 九年级化学 (下册) (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58

如图所示,将盛满氢气的集气瓶瓶口朝下,同时把一根燃着的木条缓缓伸到瓶底,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该实验可说明氢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完全解读 九年级化学 (下册) (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58

“绿色氧化剂”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在加入少量MnO2(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现在实验室常用此法取代氯酸钾制取氧气.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双氧水分解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欲分离反应后混合物中的MnO2,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

(3)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双氧水制取氧气.你认为在实验室中该装置还可以制取________气体.现在实验室中用此法取代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氧气,请你简述其优点: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完全解读 九年级化学 (下册) (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58

铜锈的主要成分是铜绿[Cu2(OH)2CO3].为了验证铜丝生锈的条件,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将铜丝分别放入四支试管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一个月后,才发现B中铜丝慢慢生锈,且水面处铜丝生锈比较严重;而A、C、D中的铜丝基本无变化.试根据铜丝生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铜丝生锈实际上是铜与________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2)试剂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铁和铜相比,________更易生锈,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完全解读 九年级化学 (下册) (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58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氢气并验证氢气性质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不能取消B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_.

(3)C装置盛放氧化铜的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C装置一个显著优点是________.

(4)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氢气,一段时间后再加热,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实验结束时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

(5)该装置可验证氢气的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完全解读 九年级化学 (下册) (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58

(1)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砝码应放在天平________盘,用________夹取;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实验室如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________扑盖.

(2)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操作的示意图,试回答:

①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②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该________于滤纸的边缘(填“高”或“低”).

③蒸发滤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的目的是________;等到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移去蒸发皿时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完全解读 九年级化学 (下册) (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58

有一种不纯的一氧化碳气体,其中混有少量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现提供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装置(每种装置都有若干个),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2)为达到以下实验目的:①确认并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②确认二氧化碳已除尽,用各装置接口的序号表示出正确的实验连接顺序:不纯的一氧化碳气体由________通入,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由________导出纯净的一氧化碳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完全解读 九年级化学 (下册) (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58

实验室里,欲进行从草木灰中除去不溶性的杂质来提取固体碳酸钾的实验.

(1)

此实验的操作顺序为:①称量固体;②溶解、沉淀;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冷却结晶.

(2)

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________(填序号).

[  ]

A.

左盘重,样品轻

B.

左盘轻,砝码重

C.

右盘重,砝码轻

D.

右盘轻,样品重

(3)

在进行步骤③的操作时,有时可能重复进行,这是由于________.

(4)

在进行步骤④的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地小心搅拌液体,目的是防止________.

(5)

检验固体K2CO3中是否含有的方法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