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04827  104835  104841  104845  104851  104853  104857  104863  104865  104871  104877  104881  104883  104887  104893  104895  104901  104905  104907  104911  104913  104917  104919  104921  104922  104923  104925  104926  104927  104929  104931  104935  104937  104941  104943  104947  104953  104955  104961  104965  104967  104971  104977  104983  104985  104991  104995  104997  105003  105007  105013  105021  211419 

科目: 来源:点试成金·化学·中考考点大突破 题型:058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实验.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图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

Ⅰ.纸花变红 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纸花不变色 Ⅳ.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进行的Ⅰ、Ⅱ两项实验,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进行四组对比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实验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点试成金·化学·中考考点大突破 题型:058

某同学用下图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盛放在燃烧匙内的物质是________,实验结束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如果实验后发现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低于20%,可能是由哪几种原因引起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课程同步练习 化学 九年级下册 题型:058

在学习NaOH化学性质后一节实验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实验,通过观察到的明显的实验现象,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同学们积极思维,大胆创新,设计出多种方案.如图是从中选出的四种方案:

各方案的操作方法如下:

图A:取出玻璃塞,打开活塞,滴入少量NaOH浓溶液

图B:用适当的方法取出橡皮塞,晃动试管

图C:挤压胶头滴管,滴加少量NaOH浓溶液,振荡

图D:用注射器向塑料瓶中注入少量NaOH溶液,振荡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对于图A~D,你认为能达到实验目的装置有________(填字母编号),请从中任选一种,写出该装置的编号以及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2)如何取出B装置中的橡皮塞(只要求回答一种方法)________.对于B装置,有的同学心存疑虑,认为CO2可溶于水并能和水反应,而B中大量的NaOH溶液中既有NaOH又有H2O,怎能说明它是和NaOH发生反应呢?请你告诉他,只要补充做个________实验,就可消除他的疑虑;

(3)根据你现有的知识思考:要产生与上述装置产生类似的实验现象,还可换成________气体和________溶液相互组合.(各填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化学 九年级 上册 题型:058

现有两瓶无色透明的液体水和无水酒精,鉴别它们的方法很多,请将你的鉴别方法填入下表(至少写3种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化学 九年级 上册 题型:058

实验室有一瓶气体由H2、CO、CO2、CH4中的一种或几种气体组成.现做如下实验:将该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剂,未见石蕊试剂变红.在导管口点燃该气体,气体安静地燃烧,火焰呈蓝色,用一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发现杯壁出现小水珠,把烧杯迅速倒过来,向烧杯中注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气体的组成可能有多种组合,请写出各种可能组合(可不填满,也可以补充):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中华题王·九年级化学(上册·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58

小明用燃着的蜡烛点燃集气瓶中的氢气,请设想将蜡烛伸入集气瓶和拿出集气瓶的过程中,火焰有何变化?(请在下图中表示)试解释你所描述的现象,由此你可得到什么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中华题王·九年级化学(上册·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58

实验室中常用锌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氢气.有一乡村中学由于条件所限,仅有一大一小两种试管和稀盐酸.甲、乙两个学生找来电池的锌皮,各自设计了一种装置,制取并收集一试管氢气(如图所示).

(1)哪位学生设计的装置比较合理?________.另一学生设计的装置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__.

(2)使用较合理的装置制取氢气时,要使氢气充满收集氢气的试管,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化学 九年级 下册 题型:058

稀盐酸可以使石蕊试液变红.我们已经知道,在稀盐酸中存在有H2O、Cl和H+等粒子.请你设计几个简单实验,探究可能是稀盐酸中的哪一种粒子使石蕊试液变红(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以及由此得到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化学 九年级 下册 题型:058

为监测某厂污水中有毒金属离子含量,需配制100 g 11%的氯化钠溶液.某学生按如图所示步骤顺序操作.

(1)以上步骤中有错误的是(用序号填充)________,上述错误导致所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11%,所得溶液质量________100 g(填“大于”“等于”“小于”或“不确定”);

(2)操作错误应纠正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测试专家化学 九年级下十二、综合检测题 题型:058

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锌、硝酸铜三种物质,为了分离回收金属银和铜,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根据以上实验方案,你认为:固体X是________,固体Y是________,滤液B中溶质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