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新教材完全解读 九年级化学 (下册) (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58
为了测定某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有一位同学称取该铁的氧化物8 g,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并保证玻璃管中铁的氧化物被充分还原,得到如下两组数据:
试回答:
(1)你认为,应该选择________组的实验数据来计算该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计算结果为________.
(2)这位同学所用的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完全解读 九年级化学 (下册) (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58
实验室要配制50 g 5%的氢氧化钠溶液,现有:①托盘天平;②量筒(10 mL、50 mL、100 mL);③药匙,根据下列要求填空:
(1)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是________.
(2)具体操作步骤可概括为________.
(3)本实验取水时应选用________mL的量筒,读数时,如果视线俯视(其他操作无误),则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完全解读 九年级化学 (上册) 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58
乙醇是以高粱、玉米、薯类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制得,属于可再生能源.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油燃料,可以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的尾气污染.2001年4月2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车用乙醇汽油》国家标准,并于同年4月15日开始实施.乙醇(C2H5OH)完全燃烧时生成CO2和H2O.如果氧气不充足,乙醇燃烧可能还有CO生成.现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确证乙醇燃烧产物中有CO、CO2和H2O.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能确证产物中有H2O的现象是________;能确证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________.
(2)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中澄清石灰水无变化.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3)若乙醇燃烧的产物中CO与CO2的总质量为25.2 g,其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5,则参加反应的乙醇的质量为________g,产物中H2O的质量为________g.
(4)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甲烷的水合物.质量相等的甲烷和乙醇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完全燃烧,产生CO2的质量较多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完全解读 九年级化学 (上册) 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58
有一纯净的气体X,可能是H2、CH4、CO中的一种,现将该气体燃烧后的产物通入如图所示的装置A、B来进行验证.试将分析的结论填在下表空格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课标·人教版 初中化学解题思路分析(第5版) 人教版 题型:05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课标·人教版 初中化学解题思路分析(第5版) 人教版 题型:058
某物质A,属于氧化物、酸、碱、盐中的某一类化合物.为了确定它,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A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向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②向上述红色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物质B的溶液,溶液的红色消失,并生成白色沉淀C.再加入稀硝酸,C不溶解.
则物质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课标·人教版 初中化学解题思路分析(第5版) 人教版 题型:05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课标·人教版 初中化学解题思路分析(第5版) 人教版 题型:058
某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Na2CO3、Na2SO4、NaCl、Cu(NO3)2、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滴加BaCl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
推断:该固体中肯定存在________,肯定不存在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力提升指导丛书 2006年初中化学总复习上册 题型:058
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你认为滤液中溶质的组成最多有________种情况,根据你的猜想,选择其中一种可能的情况,设计下列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请将有关内容填写在下表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力提升指导丛书 2006年初中化学总复习上册 题型:058
实验室有失落标签的四瓶无色溶液:MgCl2、NaCl、HCl和NaOH,现实验桌上只有一瓶酚酞试液,请设计只用酚酞试液鉴别上述溶液的实验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