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04871  104879  104885  104889  104895  104897  104901  104907  104909  104915  104921  104925  104927  104931  104937  104939  104945  104949  104951  104955  104957  104961  104963  104965  104966  104967  104969  104970  104971  104973  104975  104979  104981  104985  104987  104991  104997  104999  105005  105009  105011  105015  105021  105027  105029  105035  105039  105041  105047  105051  105057  105065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058

(2007,山西省临汾市,19)氯气常用于消毒、制造盐酸、漂白粉等.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有40g36.5%的浓盐酸完全反应,可制得氯气的质量为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58

(2007,山西省临汾市,17)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几种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A装置可以制取________气体(任写一种),写出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用上述装置制取干燥的该气体,则制取、干燥、收集的装置连接顺序是A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58

(2007,太原)过氧化氢溶液在存放过程中会缓慢分解.图示为实验室保存的一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标签.某小组同学为了解过氧化氢的分解情况,取5g该溶液共制得0.64g氧气.试分析计算这瓶过氧化氢溶液在保存过程中已经分解的过氧化氢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58

(2007,太原,21)为了提高实验探究能力,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一包白色粉末,它可能是碳酸钙、氢氧化钙或两种物质的混合物.

(1)为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实验时需要用到两种物质性质的不同点,试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设计了以下3种实验方案:

方案Ⅰ:取样品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白色粉末是碳酸钙.

方案Ⅱ:取样品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白色粉末是氢氧化钙.

方案Ⅲ:取样品加入试管中,加水振荡,静置,下层有不溶物,上层清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则白色粉末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

以上三种方案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________(填方案序号),分析该方案表述的实验现象,其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若你认为有多种不合理方案,只需选择其中一种回答即可)

(3)请再设计一种方案,证明该粉末是两种物质的混合物.简要写出实验的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58

(2007,山西,16)某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口与橡皮塞上常有白色粉末出现.为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完成后面各题.

(1)由实验①可知,无色溶液显_______性;由实验②③可知,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的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实验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你认为该实验方案有何不足?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58

(2007,安徽省芜湖市)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实验是化学学习和探究的一种途径.回忆一年来在家里做过的化学小实验,选择你认为最理想的一次填写下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58

(2007,安徽省芜湖市)“比较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吴敏同学在学习的实验室制法后,做了一份学习笔记,请你帮他补填表中空格:(“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栏选择图示装置的编号填写)

将所学知识通过“演绎推理”用于新情境是研究化学的更高层次的方法.请你分析用锌粒和稀盐酸制取氢气的反应,综合考虑实验的各因素,应选择________作为其发生装置,收集装置为________(选择上图所示装置的编号填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58

(2007,安徽,16)小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得知,增大蔬菜大棚里空气中的浓度,可以有效地提高蔬菜的产量.他计划用稀盐酸和石灰石(主要成分是,杂质不参与反应)反应,向自家的蔬菜大棚补充.经测算,小明准备向大棚中输入88g,他至少需要10%的稀盐酸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58

(2007,安徽,14)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从空气中制取氮气作为研究课题,以下是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

(1)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图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去氧气:他们分别收集一瓶气体用下图装置进行除去氧气的燃烧实验,其中甲同学选用红磷,乙同学选用木炭.你认为:选用________(填“红磷”或“木炭”)的方法不科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误差:此法得到的氮气密度(标准状况下)经科学测定,与氮气的实际密度有误差,请你分析出现误差的可能原因(只写两种,不考虑计算误差)

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58

(2007,福建省厦门市,22)某同学用下图装置制氧气,请回答:

(1)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应选用________(填序号);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和收集干燥的氧气的装置应选用________(填序号)

(2)检查装置①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装置④收集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请写两种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