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058
(兰州,2006)在我国青海湖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这里的碱是指,盐是指NaCl.人们从盐湖中捞得的碱会含有少量的NaCl.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含NaCl的
固体25.0g,将其配制成溶液,再向其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使气体完全放出,共收集到8.8g
气体.
试计算:
(1)原固体中的质量分数;
(2)反应中消耗盐酸的总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58
(锦州,2006)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确定某硫酸钠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钠的含量,他们取10g该固体混合物与98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
(1)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58
(汕头,2006)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某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
确实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他们分别设计了如下图所示两种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装置A挤压胶头滴管,可观察到U形管中的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甚至红墨水被吸入集气瓶中,原因是,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按照装置B,把胶头滴管中的NaOH溶液挤入烧瓶中,松开铁夹,此时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石灰石、稀盐酸、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等药品,同学们设计了一个制取,并证明
确实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实验装置.请模仿上图的“图例”,在下图虚框中直接补画完整的实验装置图.
图中试剂a是______,能证明确实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进一步证实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同学们又设计了如下方案:
取(3)实验后的NaOH溶液,第一组同学滴加___________,现象为___________;第二组同学滴加_________,现象为_____________.他们虽然看到的现象不同,但都能证实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5)通过本实验的探究,我们得到一个启示:保存氢氧化钠溶液时应该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58
(沈阳非课改,2006)在一次化学课外活动中,小明和小亮做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出现了如下两种不同的情况.
他们经过认真分析后一致认为,小亮的实验出现这种异常情况是由于他所用的生石灰已部分变质.于是分别设计方案,进行实验验证.
请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谁的方案不正确?为什么?
(2)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生石灰变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试剂瓶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保存生石灰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58
(佛山,2006)为测定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在如图的小烧杯中装入一定量的NaOH,测其温度;另取一定量的硫酸,测其温度并缓慢地倾人小烧杯中,边加边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记录溶液温度的变化.甲、乙、丙三位同学准备选择以下试剂进行实验:
甲、乙、丙三位同学中,有两位选择的试剂是错误的.从溶液温度改变的因素考虑,指出错误的原因:
(1)______________同学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同学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58
(
上海,2006)某学生用250mL的集气瓶收集4瓶氧气,进行硫、红磷,木炭、铁丝的燃烧实验:(1)
为了得到干燥的氧气,可将氧气通过右图的洗气瓶.洗气瓶中盛放的液体是________.(2)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写出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若要制取本实验所需的4瓶氧气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58
(
徐州,2006)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小花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白磷为蜡状固体,有剧毒,不溶于水,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然后她进行了如下实验:(1)
按A装置进行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为:①铜片上的红磷________________;②铜片上的白磷________________;③水下的白磷________________;(2)B
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在使用组装好的B装置前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然后加入药品并将B和C装置连接,滴入双氧水,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其中(3)
从以上实验分析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为:可燃物、________和________.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58
(
盐城,2006)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
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2)
实验室制取(3)
判断(4)
用高锰酸钾制取(5)
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
a 烘干 |
b .溶解 |
c .过滤 |
d .洗涤 |
(6)
把(5)中滤液蒸发结晶可得到氯化钾晶体,在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7)
用装置F制取气体,在反应过程中,用弹簧夹夹住导气管上的橡皮管,过一会儿反应就会停止.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58
(
沈阳,2006)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友情提示:所选装置均填序号)(1)
写出指定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2)
实验室制取和收集(3)
实验室用(4)
能用E装置收集的气体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5)
用F装置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先通一会儿氢气的目的是________;做该实验时,如果所用试管破裂,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58
(
宿迁,2006)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2)
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3)
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4)F
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