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08年四川省眉山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013
用KMnO4、KClO3、H2O2三种物质都可制得氧气,说明这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A.氧元素
B.氧化物
C.氧分子
D.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四川省眉山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013
下面能量转化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照明
B.水力发电
C.太阳能供热
D.电热器取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四川省攀枝花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013
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7 g
B.在该反应中,丙物质一定做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丙、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四川省攀枝花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013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各30 g分别加入70 g水中均能恰好完全溶解
B.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在100 g水中放入60 g甲,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D.t2℃时,分别在100 g水中各溶解20 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四川省攀枝花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013
x、Y、z、W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某同学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盐酸、Z的硝酸盐、W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能发生置换反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一”,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X>W>Y>Z
B.X>Y>W>Z
C.W>X>Y>Z
D.Y>W>Z>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四川省攀枝花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013
欲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粗盐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的速度
B.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时停止加热
C.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等步骤
D.配制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四川省攀枝花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013
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加热铁丝,铁丝火星四射
B.镁条放入稀盐酸溶液中,反应后溶液温度降低
C.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1∶8
D.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四川省攀枝花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0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不易变质
B.在高温下,木炭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说明氧化铜具有还原性
C.铁桶不能用于盛装波尔多液
D.向稀盐酸中加入水稀释,盐酸溶液浓度降低,pH逐渐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四川省攀枝花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013
下列有关生产、环保、能源、资源问题叙述错误的是
A.氯化铵、硫酸铵是常用氮肥,但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B.pH<5.6的酸性降水称为酸雨,我国某些地区酸雨的形成主要与大气中SO2等污染物增多有关
C.在室外大量焚烧塑料是解决“白色污染”的好办法
D.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节约石油资源,促进农业生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四川省攀枝花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013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以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气体热胀冷缩主要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的距离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蔗糖溶解是因为蔗糖分子变小了
C.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因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化不性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