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07年黑龙江省绥化市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020
为探究某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明和小勇分别取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100 g.小明向其中加入6.5 g锌粒,反应结束时观察到锌粒完全消失;小勇向其中加入13 g锌粒,反应结束时观察到锌粒有剩余.有关实验的推理一定正确的是
A.反应后小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锌
B.反应后小勇所得溶液中一定不含硫酸
C.两位同学实验中生成氢气的质量均少于0.4 g
D.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9.8%小于于19.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广东省湛江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题型:020
2008年9月,湛江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我们更应该注意环境的保护,下列环境问题与所对应的物质相关的是
A.臭氧层空洞——氧气
B.光化学污染——氢气
C.温室效应——二氧化碳
D.酸雨——二氧化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020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已知X和Q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M,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反应后物质Z的质量为9 g
B.反应中物质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之比为1∶1
C.反应生成Y的质量为11 g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物质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山东省青岛市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020
利用括号内的物质,以及各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仍不能鉴别开来的是
A.液体:氢氧化钡、稀硫酸、稀盐酸 (酚酞试液)
B.气体: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
C.固体: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 (水)
D.固体:氯化铁、碳酸钡、氯化银 (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山东省青岛市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020
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一定质量的镁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B.等质量的铁和镁同时分别放入两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
C.向久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里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D.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06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20
“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得到的产物,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在用丙炔(C3H4)合成2-甲基丙烯酸甲酯(C5H8O2)过程中,欲使原子的利用率达到100%,在催化剂作用下,还需要的其他反应物是
A.CO2和CH3OH
B.CO2和H2
C.H2和CO
D.CH3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06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20
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将组内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A.NaCl HCl H2SO4 AgNO3
B.CuSO4 NaOH BaCl2 HCl
C.K2CO3 HCl NaOH BaCl2
D.NaOH KOH Mg(OH)2 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化学试题 题型:020
有Na、S、O、H四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四种常见的化合物.其中甲能跟氯化钡反应生成一种硫酸盐和另一种盐;乙能跟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丙能跟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丁呈中性,且可分别跟氧化钙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碱或酸.下列推断:
①甲一定是硫酸钠;
②乙一定是硫酸;
③丙一定是氢氧化钠;
④丁一定是水.
其中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江苏省南通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20
将一定量的乙醇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m的值为2.8
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增加氧气的量可以减少X的生成
D.物质X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江苏省南通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20
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A.NaCl(Na2CO3) 加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B.CaCl2(CaCO3) 加足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C.Fe(Cu)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MnO2(KCl)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