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精编教材全解 化学 九年级 上册 沪教版 题型:022
某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用一定量的二价金属R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所做5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假设每次实验所产生的氢气全部被收集,体积在同温同压下测定).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金属一定过量的组的编号是________,稀硫酸一定过量的组的编号是________.
(2)若在当时实验条件下,H2的密度为0.085 g/L,则反应所用金属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3)若所使用的稀硫酸密度为1.12 g/mL,则反应所用的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精编教材全解 化学 九年级 上册 沪教版 题型:022
如图所示,在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中,装有足量的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稀盐酸,在两只试管上方各罩一个完全相同的气球,两个气球中分别装有相同质量的金属A和B.现同时提起两只气球,使其中的金属迅速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发现:开始时气球甲迅速鼓起,而乙鼓起较慢;反应结束时,气球甲鼓起的体积比乙大.
根据以上事实,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________.
(2)________.
(3)若在上述条件下,A、B两种金属与稀盐酸反应均生成+2价盐,据此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精编教材全解 化学 九年级 上册 沪教版 题型:022
用相同质量的铁和锌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能够正确表示反应情况的是下图中的________,在正确的图中A表示金属________与稀硫酸反应的情况,B表示金属________与稀硫酸反应的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精编教材全解 化学 九年级 上册 沪教版 题型:022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将知道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发生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如Fe2O3+6HCl2FeCl3+3H2O,结合下图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回答有关问题.
已知A、B、F均为单质,C为黑色固体,D、E混合得到蓝色溶液.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F:________;H:________.
(2)写出C与H2SO4反应生成D和E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精编教材全解 化学 九年级 上册 沪教版 题型:022
有化学反应A+BC+2D,已知49 g A恰好与29 g B完全反应生成了60 g C,则同时生成D________g.现已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A为98,B为58,C为120,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精编教材全解 化学 九年级 上册 沪教版 题型:022
物理学研究证明: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扩散速率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化学研究表明:氨气和氯化氢气体相遇时迅速化合生成氯化铵的微小晶体,形成白烟.若将一枝长120 cm的玻璃管平放,并同时在其两端分别放置沾满浓氨水、浓盐酸的棉花团,让氨气和氯化氢气体自然扩散,最后在玻璃管内距浓盐酸一端约x cm处的位置开始出现白烟.问:
(1)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后形成白烟,这一过程中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________,该变化属于________(物理或化学)变化.
(2)气体能自由扩散,说明构成气体的微粒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3)若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氯化氢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5,则x大约等于________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精编教材全解 化学 九年级 上册 沪教版 题型:022
探测火星已经成为人类航天科技的远景发展目标.已知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年要呼吸空气6 570 000 L左右,而目前的飞船飞往火星来回一趟需两年的时间,如果在飞船发射时携带全部所需的氧气,则数量很大,将大大提高发射的成本和难度.
(1)若飞船上有三名宇航员,请计算来回一趟火星,理论上需要氧气________千克.(氧气的密度是1.43 g/L,答案取整数)
(2)有人提出在飞船上供氧的两个方案:①通过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流来电解水;②通过下列化学反应产生氧气: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从减轻飞船发射重量和消除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角度,请你评价这两个方案最主要的优缺点(各写一点).
方案①优点________;缺点________.
方案②优点________;缺点________.
(3)也有科学家提出研究使宇航人员人工冬眠的技术或加快飞船速度,缩短航行时间来减少氧气的携带量.你是否有较好的方案,请举一例________.
你提出该方案的简要理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精编教材全解 化学 九年级 上册 沪教版 题型:022
19世纪末,科学家瑞利通过如下两种实验方法制得氮气,并测定其密度,从而导致了科学上的某项重大发现.请你参加他的科学发现过程,填写如下空格:
实验一:从空气中分离氮气
(1)将清新的空气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通过浓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________.
(2)再将气体通过能与氧气反应的物质(瑞利教授提醒你:反应不能生成新的气体).请写出能用于除尽氧气的物质名称________.
(3)收集气体,并测定该气体的密度为1.2572 g/L.
信息:氢氧化钠与石灰水性质相似,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浓硫酸能够吸水.
实验二:用亚硝酸钠(NaNO2)和氯化铵(NH4Cl)反应制取氮气,同时还生成了氯化钠和水.测得由此法得到的氮气密度为1.2508 g/L.
讨论:瑞利教授通过多次严密的实验,发现两种方法测得的氮气密度均有微小的差异,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
总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空气中还有一种重要的组成成分,它可以用于________;同时,在同瑞利共同探究科学的过程中,我们学到了瑞利________的科学态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课标·人教版 初中化学解题思路分析(第5版) 人教版 题型:02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课标·人教版 初中化学解题思路分析(第5版) 人教版 题型:02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