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09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试题 题型:058
侯氏制碱法所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现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铁架台、铁夹等固定装置已略去).
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准确称得盛有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的干燥管D的质量为83.4 g;
③准确称得6.0 g纯碱样品放入装置B的广口瓶中;
④打开装置B的分液漏斗旋塞,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⑤打开弹簧夹,往试管A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得干燥管D的总质量为85.6 g.
试回答:
(1)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装置A中试剂X最适宜选用________.
(2)若没有C装置,则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3)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4)请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计算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试题 题型:058
我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可以通过高分子材料来淡化海水,还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金属镁等重要的化学物质.
(1)海水晒盐所获得的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和MgCl2、CaCl2、KCl等可溶性杂质.在实验过程中粗盐经过溶解、________、________可得到初步提纯.
(2)如图是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设t1℃时,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分别为a、b、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t2℃时,MgCl2、KCl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___.
(3)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主要步骤如下:
①电解熔融氯化镁的过程中,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②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A可以选用________,试剂B选用________.
③分离出Mg(OH)2后的NaCl溶液中还含有CaCl2、Na2SO4等杂质,为了获得NaCl溶液,在分离后的溶液中按照下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即可.请将相关内容填写在图中相应的空格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试题 题型:058
Ⅰ.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CO还原CuO的实验.试回答:
(1)该装置存在一处不完善的地方是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先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选填序号:①加热 ②通CO)
(3)实验过程中,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Ⅱ.为分离从B装置排出的气体,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铁架台、铁夹等固定装置已略去,a、b为活塞).
(1)当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时,可分离等到________.
(2)然后关闭活塞a,再打开活塞b,又可分离等到________.
Ⅲ.对于A装置中反应后得到的红色固体(此时CuO已全部反应完),小明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CuO经CO还原不仅生成铜,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化学式为Cu2O).
②Cu2O是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溶于酸生成Cu2+和Cu.
[提出猜想]CuO经CO还原所得到的红色固体中除铜外还可能含有氧化亚铜.
[实验验证]小明设计了一个最简单的验证实验方案(如下表).请填写有关内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试题 题型:058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解某地区的地质情况,取回两块岩石样品A和B,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图中部分反应产物被略去).
(1)请你根据上图实验现象推断下列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E→G:________;
C→D:________;
A+G→I:________.
(3)所加试剂X可能是氧化物、酸、碱、盐中的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眉山市2007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58
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他会看到:
(1)实验1中澄清石灰水的现象是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中澄清石灰水的现象是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2007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58
牙膏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它通常由磨擦剂、发泡剂、粘合剂等组成.磨擦剂是牙膏的主要成分,约占牙膏质量的一半以上.为了测定一种以碳酸钙为磨擦剂的牙膏中碳酸钙的含量,同学们根据碳酸钙的性质设计了以下三种不同的方案(除碳酸钙外,这种牙膏中的其它物质不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且均溶于水):
方案一:将一定量的牙膏放入水中充分搅拌,然后进行 X 、洗涤、干燥等操作,称量出不溶物的质量,再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方案二:将一定量的牙膏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用图1所示装置(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测量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锥形瓶中液面高度变化忽略不计),利用该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碳酸钙的质量,再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方案三:用图2所示装置,将一定量的牙膏与过量的盐酸反应,测量相关数据,推算出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碳酸钙的质量,再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老师针对三种方案提供了所需的仪器用品,同学们进行分组实验.实验中,同学们操作规范、计算无误.
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一中操作X是________,按照方案一进行实验的同学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来得及完成实验,请写出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任写两条)
(2)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方案二中实验结果偏低,写出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___,你的改进方案是:________.
(3)方案三中实验结果偏高,原因可能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十堰市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58
甲同学在探究酸的性质时,误把H2O2溶液当作酸与Fe2O3粉末混合,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他联想到MnO2可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那么,Fe2O3能否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呢?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猜想]Fe2O3能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甲同学依次设计了三个实验:
实验一 取一定量的H2O2溶液于试管中,观察到有极少量气泡产生,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说明H2O2溶液常温下缓慢分解.
实验二 在实验一的试管中加入W g Fe2O3粉末,有大量气泡产生,然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说明________.
实验三 待反应结束后,将试管里的不溶物滤出,并洗涤、干燥、称量,固体质量仍为W g.说明________.
[实验结论]甲同学认为,Fe2O3粉末可以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
[反思评价]乙同学认为要证明甲同学的结论正确,仅做这三个实验还不充分,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________.
[拓展]下表是丙同学探究影响H2O2分解因素时所记录的部分数据,通过对数据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十堰市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58
实验室有一包由两种盐(不含氢元素)组成的白色粉末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未知酸溶液.为了确定各自成分,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已知,气体A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固体B是农业上常用的由两种元素组成的钾肥.则:气体A是________;未知酸溶液是________;组成白色粉末的两种盐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江苏省无锡市初级中学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58
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酸碱中和反应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能否用碳酸钾溶液验证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实验药品]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钾溶液.
[实验仪器]试管、滴管、10 mL量筒等
[设计方案并实验]
小江同学的实验:在试管中加入2 mL稀硫酸,逐滴加入 ① 溶液,振荡后,再滴入V1mL ② 溶液,实验过程中无气泡逸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 .
小伟同学的实验:在试管中加入2 mL稀硫酸,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滴入碳酸钾溶液,有气泡逸出,继续滴加碳酸钾溶液至恰好无气泡时,共消耗碳酸钾溶液V2mL.
小明同学的判断:小江的实验说明能用碳酸钾溶液来验证;小伟的实验还不能,需再做一个实验才能说明.
实验并判断:另取一支试管,加入2 mL稀硫酸, ④ (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判断依据).
结论:能用碳酸钾溶液验证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反思:在小江的实验中,碳酸钾溶液的作用是 ⑤ (填字母).
A.仅是反应物 B.相当于指示剂 C.作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江苏省南通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58
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常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但有些化学反应却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强调“测得的pH小于7”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1)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2)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由此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结论1:说明Na2CO3溶液呈________性;
结论2: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
(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很大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①实验方法________,②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
方案三: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 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Δt(如下表).
(1)表中x=________.
(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如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________________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