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06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058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镁、氯化钡、硫酸钠、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现做如下实验:
(1)将少量粉末放在烧杯中,加足量水、搅拌、静置、过滤,得无色溶液及白色沉淀;
(2)向过滤所得沉淀中,加足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无气体产生.
(3)向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立即有较多的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推断,白色粉末中一定存在________;一定不存在________;可能存在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058
小婧同学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前,预先在集气瓶底装有少量水.实验过程中她联想到老师介绍过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于是想了解燃烧后集气瓶底部残留的“水”是否也呈酸性.她取“水”多次测其pH,发现其pH始终小于7并逐渐减小,直至稳定在pH=4,证明集气瓶底残留液呈________性.随后小婧想进一步了解该残留液是否具有酸的通性,请你与她一起探究:
[提出问题]残留液还能与什么物质反应呢?
[猜想]①________;②________;
[设计方案]请你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湖北武汉市中考化学试题 题型:058
工业生产中,多数金属的冶炼过程都是采用热还原法.为测定某三氧化钨粉末中三氧化钨的质量分数,春蕾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根据此原理,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实验用三氧化钨样品的质量为13.0 g,B中WO3反应完全,化学方程式为:WO3+3H2W+3H2O,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C中吸收完全.该小组经过规范的实验操作后得到了两组数据,记录如下表.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2)任选一组数据,计算样品中WO3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并对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若不可靠,说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山东省临沂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化学试题 题型:058
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生成铜绿(俗称铜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不稳定,受热分解成黑色固体物质、无色气体和水.这种黑色固体和无色液体的成分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是Cu2(OH)2CO3.稀硫酸能与Fe2O3、CuO等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提出猜想:某同学根据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对黑色固体、无色液体的成分做出了一下猜想:
①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
②黑色固体为氧化铜;
③…
实验验证:实验装置如图.
在此实验装置中,大试管的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_.
验证①:若猜想①正确,实验过程中应该看到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在反应完全停止加热时,针对熄灭酒精灯和把导管移出液面这两步操作,你认为应该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验证②:从装置中取下大试管并冷却到室温,然后向大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静置后观察实验现象.若猜想②正确,观察到得实验现象应该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广西区南宁市中考化学试题 题型:058
实验室有一杯无色透明的废液,废液中的溶质为NaOH、H2SO4、Na2SO4、HCl、Cu(NO3)2五种物质中的两种,为了确定其溶质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假设每步均恰好完全反应).
请回答:
(1)白色沉淀A是________,白色沉淀B是________.
(2)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
(3)废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________,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
(4)写出生成白色沉淀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只要求写一个).
(5)废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有________种情况,写出其中的一种组成情况: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江苏省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058
南京某中学学习小组考察过溶洞后,为溶洞中形态各异的石笋和钟乳石而惊叹,决定设计和实施简单的实验——模拟溶洞的“形成”.从教材上查得如下资料:
溶洞都分布在石灰岩组成的山地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CaCO3+CO2+H2O=Ca(HCO3)2
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放出二氧化碳:Ca(HCO3)2=CaCO3+CO2↑+H2O
洞顶的水在慢慢向下渗透时,水中的碳酸氢钙发生上述反应,有的沉积在洞顶,有的沉积在洞底,日积月累,洞顶的形成钟乳石,洞底的形成石笋,当钟乳石与石笋相连时就形成石柱
(1)他们设计并完成了模拟溶洞“形成”的实验.其实验过程如下图,试回答:
实现转化①需要通人足量的气体A,A的化学式是________;B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实现转化②,通常采用的基本操作方法是________.
(2)他们用采集的石灰岩样品进行相关实验.将采集到的样品用水冲洗后晾干,称取20.00 g样品平均分成两份,分别与足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进行下列测定(如图1),经数据处理得到释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如图2).
①图1所示实验中数据记录纸上应该连续记录的实验数据是________和________.
②由图2中曲线可以看出,固体物质与液体物质反应,当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积越________,其反应速率越________.
③试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假设样品中其他杂质不参加反应,不考虑水、氯化氢逸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江苏省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058
请参与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提出问题]在平时探讨酸的性质时,我们通常是讨论酸的水溶液.究竟水在酸显示酸的特性时扮演什么角色呢?
[确定研究对象]以我们最熟知的盐酸(氯化氢的水溶液)和氯化氢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氯化氢溶于水时解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而溶于干燥的甲苯(一种有机溶剂)时仍以氯化氢分子的形式分散(如图).
[设计与实验](请完成下表)
[讨论与反思]盐酸的酸性是因为氯化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解离出了 ⑤ .
水对酸显现其酸性性质非常重要.还有哪些实例或实验也可以体现水对酸显现其酸性性质的重要性呢,是否没有水,酸就不能显现酸性性质呢?(此问不作答,请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关注.)
[拓展探究]该学习小组又尝试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氯化氢气体与氨气反应的实验探究,活塞K1、K2、K3、K4、K5均关闭(装置气密性好).通过调节活塞民,用排石蜡油的方法在B管中收集满了氨气,如通过调节活塞K1、K2,在干燥的A管中充满与大气压强相等的干燥氯化氢气体,其操作是 ⑥ .在不用任何试剂的情况下,当看到 ⑦ 现象时,说明A管中已收集满了氯化氢气体.打开K3,氯化氢气体与氨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一种铵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甘肃省兰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 题型:058
化学与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从摄影店收集到一些废弃的定影液[主要成分为Zn(NO3)2和AgNO3],并对定影液进行处理,回收金属银和硝酸锌固体.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根据题意解答下列问题:
(1)操作1和2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X为________,Y为________.(填化学式)
(3)加入适量的Ba(NO3)2的目的是________;写出相关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北京市顺义初三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058
通常人们蒸馒头都是在发酵的面粉中加入适量的纯碱(Na2CO3)而小明同学发现妈妈今天蒸馒头并没有“发面”,而是在面粉中直接加入适量的小苏打(NaHCO3),也蒸出了蜂窝均匀,口感松软的馒头,于是提出问题:蜂窝是怎么产生的呢?
猜想假设:NaHCO3受热能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设计:小明拟定选择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完毕,小明非常得意,想完成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却发现了新的问题.他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查阅资料:酒精灯加热温度约500~600℃;完全反应时试管内的剩余物为纯净物;Na2CO3加热到851℃熔化而不分解;NaOH加热到1390℃沸腾不分解;
2NaOH+CO2=Na2CO3+H2O;Na2O+H2O=2NaOH
根据资料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你的猜想是________.
验证你的猜想,填写下列实验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058
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探究中和反应.
(1)甲同学向一定体积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0%的盐酸(常温下),测得反应中溶液的温度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下.
根据上表分析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
①加入盐酸的量在2~10 mL之间时________.
②加入盐酸的量在10~20 mL之间时________.
(2)乙同学用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来探究中和反应的热量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取20%的稀H2SO4 30 mL,用温度计测量其温度为13℃.然后向其中加入5 g NaOH固体,充分反应后,测量其温度为22℃.
乙同学得出结论:稀H2SO4与NaOH固体反应放热.
①乙同学所得结论的依据是不严密的,原因:________.
②根据本实验目的,请你改进乙同学的实验操作,改进方案为:________.
(3)丙同学在做氢氧化钠与稀盐酸中和反应的实验时产生了疑问: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反应完全?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