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探究题
烧杯中装有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C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现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1 滤液中的溶质为NaCl;
猜想2 滤液中的溶质为NaCl、CaCl2;
猜想3 滤液中的溶质为 ;
猜想4 滤液中的溶质为NaCl、CaCl2、Na2CO3;
(1)完成猜想3.
(2)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4有明显的错误,其原因是 .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滤液于试管中,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的Na2CO3溶液 | (3) | 猜想2成立 |
取滤液于试管中,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 | (4) | 猜想3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探究题
某小组同学用盐酸和氢氧化钙,对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甲同学向装有氢氧化钙溶液的烧杯中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结论:两种物质未发生反应.
乙同学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中慢慢滴加盐酸,溶液由 色变为无色.结论:两种物质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大家认为乙的实验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钙发生了中和反应.并对甲的实验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甲实验后的溶液中有什么溶质?
[作出猜想]猜想一,只有CaCl2;猜想二有CaCl2和Ca(OH)2;猜想三,有CaCl2和HCl.
[实验探究]为验证猜想,丙同学设计了方案1和方案2,并按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编号 | 方案1 | 方案2 | 方案3 |
实验操作(分别取少量甲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 | | | |
实验现象 | 对比标准比色卡:pH<7 | 产生白色沉淀 | |
实验结论 | 溶液中有HCl | 溶液中有CaCl2 |
要分离的盐 | 所用试剂 | 主要操作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探究题
潜水员使用的供氧装置是用过氧化钠(Na2O2)和呼出的CO2反应来制取氧气提供呼吸.某实验小组为验证这一原理,进行了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在常温常压下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在不需要加热的情况下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设计装置】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B装置中盛装NaOH溶液.
【实验过程】向装置A中通入足量CO2气体,观察到A瓶中的淡黄色固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同时见到B、C装置中有气泡出现.
【实验分析】
(1)为验证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实验小组采用的验证方法是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 ;
(2)装置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这是根据浓硫酸具有 的原理;
(3)写出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结论】
(4)实验证明:Na2O2和CO2在不需要加热的情况下反应可得到氧气.通过探究同学们认为:在实验室不用加热的方法,用气体也可制得氧气.按你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经验,你采用的方法是: (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探究题
(1)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进行如下操作,能够观察到纸花变红的是 .
(2)下列A、B是探究物质性质的实验:
二氧化碳是否可以溶于水,很难直接观察到现象,可以通过A中塑料瓶 的变化来间接感知.同样,研究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时是吸热还是放热,可利用密闭的广口瓶内 的变化引起U形管内水位的变化,若 (填a或b)处的水位升高,则是放热.
(3)一包黑色粉末可能是由氧化铜和碳粉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某学校科学小组为确定其成分,取少量该黑色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搅拌后观察.下表是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请你填写下表中空白处的相关内容:
现象 | 结论 |
| 含CuO、C |
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有黑色不溶物 | 只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探究题
人教版新课标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2012教育部审定)“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Ⅰ.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
Ⅱ.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实验,观察现象. |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
Ⅲ.将实验Ⅱ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虑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 | |
Ⅳ.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探究题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按如图所示顺序摆放着6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A、B、C、D、E、F代表对应的溶液).其中E溶液的试剂瓶标签破损.为此,他们做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E溶液的成分是什么?
【初步判断】根据受损标签及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原则,E溶液不可能是 (填序号).①酸;②碱;③盐.
【提出猜想】猜想Ⅰ:NaOH溶液;猜想Ⅱ:Na2CO3溶液;猜想Ⅲ:Na2SO4溶液;猜想Ⅳ: 溶液(任写一种).
【设计并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为验证“猜想Ⅱ”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如下表所示实验.
实验方案 |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实验操作 | |||
实验现象 | 试纸变色,对照比色卡,pH>7 | 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实验结论 | 猜想Ⅱ正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探究题
某研究学习小组对“NaOH溶液与稀H2SO4溶液是否恰好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1)如图是类似教材所示酸与碱反应的实验过程.
①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
②向A中加入10mLNaOH溶液,并滴入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慢慢滴入稀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 ,使溶液混合均匀,直至溶液的颜色由红色恰好变成 色为止,表明两者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为探究上述酸碱反应后,硫酸是否过量.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法:
方法①:取少量反应的溶液,用pH试纸检验,测得pH<7,表明硫酸过量.
方法②:取少量反应的溶液,向其中滴加适量的BaCl2溶液,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表明硫酸过量.
上述两种方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方法 (选填“①”或“②”).请用文字说明另一种方法不合理的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探究题
查阅资料得知:氢氧化钠溶液中 含有H2O,Na+,OH﹣.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哪一种粒子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做了三个实验设计:
实验一: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再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二: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5%NaCl(pH=7)溶液,再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三: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5%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实验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观察到的现象是 ,得出的结论是 .
(2)实验二观察到的现象是 ,得出的结论是:Na+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3)实验三观察的现象是 ,得出的结论是 .
(4)拓展应用:向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颜色变化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探究题
某实验小组为检验露置在空气中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并确定其组成,开展了一下探究活动.
【讨论与交流】
(1)NaOH能与空气中的 (填化学式)发生反应生成Na2CO3.
(2)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
【查阅资料】
(3)NaOH在空气中不会转化成NaHCO3;
(4)CaCl2、NaCl的水溶液均呈中性.
【猜想假设】猜想一:固体全部为NaOH.
猜想一:固体全部为 .
猜想一:固体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将待检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按以下两种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 (填“>”、“<”或“=”),说明猜想一成立.、
方案二:取该溶液少许,往其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待沉淀不再产生,过滤,再往滤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 色,说明猜想三成立.
【归纳与总结】很明显,方案一的结论 (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
【探究与拓展】为进一步确定原固体的组成,该实验小组的同学称取26.6g待检固体,按如图所示过程实验(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请参照图中提供的数据计算:
(5)26.6g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
(6)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7)实验最终所得351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探究题
天然气作为燃料已进入千家万户,其主要成分是 CH4 (填化学式).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如果它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什么物质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深究.
【提出猜想】生成物中一定有(填化学式),可能有CO2和CO.
【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生成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猜想.
【现象与结论】
(1)观察到A中,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2.
(2)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3)观察到D中粉末由黑色变成 色,证明混合气中含有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交流讨论】(4)小武认为:从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推断出混合气中有一氧化碳,那么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
(5)小文则提出:从环保的角度看,此装置有一个不足之处,你认为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