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1382  111390  111396  111400  111406  111408  111412  111418  111420  111426  111432  111436  111438  111442  111448  111450  111456  111460  111462  111466  111468  111472  111474  111476  111477  111478  111480  111481  111482  111484  111486  111490  111492  111496  111498  111502  111508  111510  111516  111520  111522  111526  111532  111538  111540  111546  111550  111552  111558  111562  111568  111576  211419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8分)碱石灰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干燥剂。
[资料]
①碱石灰是氧化钙、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易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②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提出问题]
对实验室中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进行探究。
[进行猜想]
久置碱石灰样品中可能含有CaO、NaOH、Ca(OH)2、Na2CO3、CaCO3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上述五种物质中,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样品中可能含有Ca(OH)2、Na2CO3的原因是(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 。
[实验过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
(2)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样品中加水后容器壁发热,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CaO
B.样品加足量水后仍有固体,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
C.溶液A加入CaCl2溶液后产生固体,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Na2CO3
D.溶液C加入酚酞变红,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NaOH
(3)向溶液A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的操作中,判断加入试剂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溶液C中所含阴离子的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该久置碱石灰样品中肯定含有的成分是(填化学式)                              ,其它成分尚不能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5分)化学兴趣小组用右图装置进行以下实验。

(1)打开活塞K滴入稀硫酸后,两条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试纸发生的变化是                 ,小明从课本实验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变色因此他认为以上实验现象验证的二氧化碳的性质依次是                       
                                     
(2)小刚认为此装置还可以验证以下实验结论,请将实验操作填入下表:
实验结论
实验操作
①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
 
(3)小红用此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来验证分子的运动。
分液漏斗中加入浓氨水,用无色酚酞试液润湿的试纸缠绕在小试管外壁,带孔的小试管中放入氢氧化钠固体,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试纸很快变红色,请用初中化学知识分析固体氢氧化钠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8分)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H6N6)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因其低毒、含氮量高,俗称“蛋白精”。不法分子为了提高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而加入三聚氰胺,导致发生婴幼儿泌尿结石病例。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探究三聚氰胺的制取原理:
【查阅资料】
(1)化工企业常用尿素合成法制取三聚氰胺。即以尿素[化学式CO(NH2)2]为反应物,硅胶为催化剂,在380℃至400℃的温度下,沸腾反应、冷凝得到三聚氰胺,同时产生两种无色气体,其中一种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2)NO是无色气体,不溶于水,在空气中能迅速氧化为棕色NO2气体。
【提出问题】反应生成的两种气体是什么?
【假设猜想】根据资料及反应物判断,生成的两种气体可能是:
①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②二氧化碳和氨气(NH3
③二氧化碳和氮气      ④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
提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                                
你认为合理的猜想是(填序号)           ,理由是                             
【设计实验】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模拟制取三聚氰胺,并验证猜想。

【实验现象和分析】
(1)A装置的作用是                              
(2)实验时观察到B中棉花变红,证明生成了        ,同时看到D中        现象,说明还生成了二氧化碳。
(3)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实验结论】根据资料和实验现象分析可知,用尿素分解制取三聚氰胺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6分)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同学设计出下图所示装置,并进行白磷燃烧实验。
   
(1)图中标“①”的仪器名称是     
(2)图A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氧气的收集方法是          
(3)当烧杯内的水受热,温度计显示30℃时,打开图A中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和活塞,在图B中盛有水的试管中有气泡均匀逸出,白磷未燃烧,白磷未燃烧的原因是      
(4)随着水温升高,温度计显示40℃时,再次打开活塞,白磷在水里燃烧。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7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仪器的固定装置已经省略)

(1)A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开始后,关闭K2、打开K1,可观察到B中现象为       ;C中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待蜡烛熄灭后,铁片上的棉花剧烈燃烧起来,由此可得到的推论是      
(3) 实验开始后,关闭K1和K3,打开K2,观察E中现象,然后打开K3,再观察E中现象,其不同之处是       ,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食品保鲜袋进行了如下研究。
【研究课题】食品保鲜袋的元素组成。
【查阅资料】碱石灰是由NaOH和CaO组成的吸湿剂;无水硫酸铜可作吸水剂,且吸水后由白色变为蓝色。
【提出猜想】保鲜袋可能由“碳、氢、氧”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
【实验设计】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利用燃烧法测定保鲜袋的元素组成。

【实验步骤】
(1)按上图图示连接好仪器。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按图示装好药品和1.4g剪碎的保鲜袋样品,除D、E、F外将仪器按原图组装。
(4)向A中缓慢注水一段时间后,将已称重的D、E两干燥管和未称重的F干燥管接到C的尾端。
(5)点燃C处的酒精灯,直至保鲜袋子碎片完全燃烧。
(6)熄灭酒精灯并继续向A中注水一段时间。
(7)分别对D、E进行第2次称重。
【实验分析】
(1)B处的浓硫酸的作用是    。F处干燥管的作用是     。
(2)在点燃酒精灯前,要向A中缓慢注水一段时间是为了     
(3)熄灭酒精灯后继续向A中注水一段时间是为了   
【实验结论】第1次对D、E称重质量分别为(此处缺少数据);第2次对D、E称重质量分别为(此处缺少数据),则该食品保鲜袋的元素组成为    。(本小题无法解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如果有多种因素同时影响某一实验结果,当我们要探究其中的一种因素时,就要使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以探究此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通过分析上述数据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1和2、4和5,可得出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大,反应越快的结论。
B.表明反应物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快的只有2和5
C.表明反应体系的温度越高,反应越快的只有6和7。
D.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相近(约15℃),推测其原因是:所有反应中,金属质量和硫酸体积均相等,且金属完全反应,产生热量相等,所以溶液温度变化值相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8分)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A                 B          C
(1) A实验: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和          的性质,因此二氧化碳在实际生活中可用于灭火。
(2) B实验: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使白磷与空气隔绝和        ;通过该实验可得出燃烧需要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可燃物与         接触③温度达到         的结论。
(3) C实验:试管③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铁钉在        的情况下是否生锈;试管①中的铁钉与水面接触的一圈最容易生锈,其原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5分)为了研究炼铁原理,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在实验室的通风橱内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其它实验用品略),进行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实验,请你一起参与(每套装置限用一次,可以不用)。

A            B                   C
(1)实验室制得的一氧化碳中常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欲用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并检验生成的气体,正确连接装置导管口的顺序是:混合气体→             →g→尾气处理(填导管接口代号)。
(2)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C实验中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为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没有将装置C与D的连接处断开,停止加热后未观察到溶液倒吸现象,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6分)右图是“△△牌发酵粉”的部分信息,课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完成相应填空):

【查阅资料】
(1)酒石酸是一种易溶解于水的固体有机酸
(2)发酵粉能够使面团松软、发泡是因为发酵粉产生了CO2所致;
(3)Na2CO3受热不分解。
【提出问题】
NaHCO3在发酵粉加水或加热时如何产生CO2
【猜   想】
甲:……
乙:酒石酸与NaHCO3在溶液中反应产生CO2
丙:NaHCO3加热产生CO2
【实验探究】
(1)小明同学取少量NaHCO3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无气体产生,从而否定了猜想甲,则猜想甲是          ;小明又将酒石酸溶液和NaHCO3溶液混合,产生了CO2,从而验证了猜想乙,说明了NaHCO3具有的性质之一是
             
(2)小英同学为探究猜想丙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小英另取适量NaHCO3粉末加入a试管中,加热,观察到a试管口有无色液滴生成,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持续加热直至两支试管均不再发生变化时,发现a试管中仍残留有较多白色固体粉末,向该粉末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则该粉末是          
【解释与结论】
NaHCO3在发酵粉中产生CO2的条件是          
NaHCO3受热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