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619  11627  11633  11637  11643  11645  11649  11655  11657  11663  11669  11673  11675  11679  11685  11687  11693  11697  11699  11703  11705  11709  11711  11713  11714  11715  11717  11718  11719  11721  11723  11727  11729  11733  11735  11739  11745  11747  11753  11757  11759  11763  11769  11775  11777  11783  11787  11789  11795  11799  11805  11813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2012年4月,涉嫌提供工业明胶生产“皮革胶囊”曝光,医药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引起广大民众的关注.可食用的明胶中富含的蛋白质包含多种氨基酸,其中脯氨酸(C5H9NO2)含量最高,下列有关脯氨酸说法正确的是


  1. A.
    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2. B.
    该物质含有17个原子
  3. C.
    其碳、氢、氧元素原子个数比为5:9:2
  4. D.
    该物质分子中含有一个O2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Ⅰ.氢氧化钠固体中可能混有碳酸钠,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取样溶于水进行检验.
①甲用稀盐酸检验.滴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写出涉及该现象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乙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若混有碳酸钠,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③丙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老师认为该方法不妥,理由是________.
Ⅱ.甲、乙、丙三位同学继续探究氢氧化钠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①甲、乙取10g样品溶于水,滴加足量的B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称得固体质量为1.97g.
请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___g,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Cl2═BaCO3↓+2NaCl,已知Na2CO3 和B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06、197)
②丙设计了如图所示方案来测定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通过测量排出水的体积,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可换算为二氧化碳的质量,得出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95%.
【反思与评价】:丙同学得到的结果与甲、乙不同.通过交流认为丙的设计方案存在缺陷,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中,有错误的是
选项需要鉴别的物质方法一方法二
A黄金和黄铜(Zn-Cu合金)在空气中灼烧滴加稀盐酸
B食盐水和碳酸钠溶液测定溶液pH值滴加食醋
C水和双氧水观察颜色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D烧碱溶液和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滴加碳酸钠浓溶液


  1. A.
    A
  2. B.
    B
  3. C.
    C
  4.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实验室用B、E、C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则E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
(4)实验室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______时开始收集;
(5)E装置中充满水时,也可以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则氧气应从______端通入(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养成对知识不断整理归纳的好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地说,在一个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为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的反应为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我们可以把初中阶段学过的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归纳如下:
(1)甲、乙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
(2)写出符合甲、乙2个区域要求的化学方程式(每个区域写一个):
甲:______;
乙: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小强在家庭小实验中把下列物质分别放人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其中不能得到溶液的是________
A.酒精     B.食盐       C.面粉       D.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需区分物质方法一方法二
A浓硫酸和稀硫酸将木条分别伸入其中溶于水,测温度变化
B食盐水和稀盐酸滴加酚酞试液滴加硝酸银溶液
C铝丝和银丝用磁铁吸引浸入硫酸铜溶液
D羊毛线和棉线灼烧闻气味观察颜色


  1. A.
    A
  2. B.
    B
  3. C.
    C
  4.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下表是实验教材70页表4-2
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1011
66612
88816
11121123
26302656
从上表可归纳出以下结论 (另写出两条即可)
①有的原子没有中子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2气体,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浓溶液,立即将易拉罐口封闭(不漏气),轻轻摇动易拉罐,发现易拉罐很快变瘪,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重新鼓起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
[提出问题]易拉罐为什么先瘪后鼓?
[分析猜想]易拉罐开始时变瘪的原因是________,易拉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易拉罐中又生成了气体A,其成分极有可能是CO2或 H2
[查阅资料]①Na2CO3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会分解;
②铝单质比较容易被酸、碱腐蚀.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为了检验铝制易拉罐中重新生成的气体成分,小组又进行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将易拉罐口打开,迅速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罐口.发出“噗”的一声,产生淡蓝色火焰,片刻后熄灭.说明罐中重新生成的气体A是________.
②取少量铝片于试管中,先加入适量的水,片刻后再加入少量的________溶液.先加水,没有明显变化,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说明铝是否与水直接反应:________(填“是”或“否”),铝能够与________溶液反应.
③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产生了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原CO2气体被NaOH溶液吸收
[实验结论]①铝制易拉罐变瘪的原因是CO2被NaOH溶液吸收,②铝制易拉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铝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了气体.
[反思评价]小组根据实验探究获得一条对金属铝化学性质的新认识:________
[拓展延伸]Al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了气体的同时还生成NaAlO2,请完成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当然,本实验只是初步探究,还有进一步探究的价值,有待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去深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现有一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NH4Cl、KNO3、Na2CO3、(NH42SO4、Fe2O3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所示(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
(1)产生的气体B是______(写化学式);
(2)混合物A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写化学式);
(3)溶液E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______(写化学式);
(4)写出实验过程④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