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9849  119857  119863  119867  119873  119875  119879  119885  119887  119893  119899  119903  119905  119909  119915  119917  119923  119927  119929  119933  119935  119939  119941  119943  119944  119945  119947  119948  119949  119951  119953  119957  119959  119963  119965  119969  119975  119977  119983  119987  119989  119993  119999  120005  120007  120013  120017  120019  120025  120029  120035  120043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能源、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开发新能源汽车可减少汽油、柴油的使用,从而减少雾霾天气现象
B.太阳能、风能发电是今后新能源开发的方向
C.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给钢铁制品进行防锈处理,不仅可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探究题

(6分)乙炔(化学式为C2H2)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以乙炔为原料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可以转化成多种化合物。乙炔气体和氧气反应能产生高温火焰(氧炔焰),工人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构件。现在让我们一起对乙炔燃烧(氧炔焰)的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当还原性气体中混有水蒸汽时,则难以还原氧化铜。
【提出问题】乙炔燃烧的产物中除水外主要还有哪些物质?
【假设与猜想】猜想:①一定有______;②可能有一氧化碳。
【实验设计】根据上述两种物质的猜想设计如下实验:
(1)在氧炔焰上方罩一个内壁附着有_____的大烧杯,观察现象。
(2)将乙炔燃烧的产物依次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和足量的浓硫酸,将剩余气体通过炽热的氧化铜,若氧化铜变红,说明有(填写化学式)____。
【证据与结论】
实验(1):观察到烧杯内壁附着的____,则猜想①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2):若氧化铜变红,则猜想②成立。
【分析与交流】实验(2)时,若将乙炔燃烧的产物依次通入足量的浓硫酸和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炽热的氧化铜,此时氧化铜不变红,能否证明猜想②不成立?____(填“能”或“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探究题

((09湖州)绝大多数古代青铜器和铜器上都有绿色斑点,这些绿色斑点是铜长时间和氧气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铜绿[Cu2 ( OH )2 CO3 ] ,铜绿不稳定,受热后可分解生成三种物质。

为探究铜绿受热后生成的物质,小莉同学从某种铜器上取下适量的铜绿,进行实验。
① 连接装置如图,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 将干燥后的铜绿放入试管A 中加热。
( l )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 2 ) A 装置中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取少量黑色固体放人另一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溶解,变成蓝色溶液。则可推测铜绿分解产物中有          
( 3 ) 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推测铜绿分解产物中        
( 4 ) C 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小莉同学认为铜绿分解产物中有水,但小明同学认为这还不能作出确切的推断。若要推断铜绿产物中是否有水,应如何改进实验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问答题

(4分)根据实验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实验室通常用(填写化学方程式)____反应制O2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可用作O2制气装置的是(选填字母)____。

(2)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依次为:    、
    、     ;最后一步操作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选填字母):____。
a.玻璃棒   b.试管   c.酒精灯   d.蒸发皿  
e.量筒   f.烧杯   g.铁架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问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探究题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①仪器a的名称是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或E。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室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O2、CO2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

(1)写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2)甲同学要用KMnO4固体来制取O2,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装置(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当O2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_________后___________。
(3)乙同学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试液变红;
B、产生的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4)丙同学用C装置制取了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纯净物),你推测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试用最简便的方法证实你的推测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探究题

实验室提供了以下装置,现邀请你与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来参加实验探究活动。

(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a        ,b        
(2)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一瓶氧气,则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
有关化学方程式                  ,上述装置选择的依据是         (填字母)。

A.属于固固型加热的反应 B.属于固液型不加热的反应
C.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D.制取的气体难溶于水
(3)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该反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4)李同学设计了下(图1)装置制取和收集CO,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双氧水与MnO2粉末混合制氧气不能使用该装置的主要原因是                            
(5)若要得到干燥的CO2,(图1)还需要一个干燥装置,干燥剂为浓硫酸[如(图2)所示]。请你用箭头在(图2)中标明气体进出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探究题

在实验室配制100 g 10%的氯化铵溶液并探究酸碱性强弱与浓度及温度的关系。请回答有关问题:
(1)计算:需氯化铵的质量      g,水        mL;
(2)称量:用电子天平称取所需的氯化铵,用       (选填 “50mL”、  “100 mL”或“2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3)溶解:将上述称量好的氯化铵和水放到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作用是      
(4)反思:若称取的氯化铵中含有水分或其它杂质,则所配制的氯化铵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5)测溶液的酸碱性:用pH试纸测得氯化铵溶液的pH为5,则其为      性。为进一步探究其酸碱性的强弱与溶液的浓度、温度是否有关,采用以下四个步骤研究。请完成第二、第三步实验步骤。(不必写实验中涉及的仪器)
第一步:分别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10%、20%的氯化铵溶液;
第二步:在相同         下;分别测5%、10%、20%的氯化铵溶液的pH;
第三步:                                                 
第四步:根据测得数据,综合分析得出氯化铵溶液酸碱性的强弱与浓度、温度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探究题

小雪同学想制作“叶脉书签”,需要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         g。
(2)配制溶液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
B.用1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C.用玻璃棒搅拌,加快固体溶解的速度
D.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
(3)在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过程中,小明俯视读数,这样配得的溶液浓度会       (填“偏低”、“偏高”或“无所谓”)。
(4)配制好溶液后要装瓶贴标签,请填写如图标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